响应节点核心的召唤,团队在“林影”战士的引领下,沿着那条由河道自然改道形成的巨大符文脉络,向着雨林最深处进发。修复“生命之石”后,沿途的植被虽仍显茂密非凡,却不再充满攻击性,反而像是列队欢迎的卫兵,散发着温和而敬畏的气息。
行走在这由河流与森林共同绘制的巨大符文之上,是一种奇特的体验。脚下的土地仿佛蕴含着脉搏,空气中流淌着精纯而古老的生命能量。林涵玥能清晰地“听”到脚下符文脉络中能量流动的“声音”,如同大地的低语,指引着方向。
“这感觉……像是在一位沉睡巨人的血管里行走。”苏晚晴一边记录着环境数据,一边惊叹。能量读数显示,这里的生命场域强度极高,却异常稳定和谐,与之前的疯狂判若两地。
“藤猿”这次不敢再胡乱触碰任何植物,只是小声对“灰熊”(通过通讯器)说:“熊哥,你说这地儿要是开发成旅游景区,得卖多贵的门票啊?”
通讯器里传来“灰熊”的骂声:“滚蛋!你小子就知道钱!这是圣地!懂不懂?!”
“山魈”依旧警惕,但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感知前方可能存在的、不同于植物能量的其他波动上。
鹰眼等林影战士则显得无比虔诚,每一步都走得庄重肃穆。他们世代守护的秘密,即将在这群外来者面前揭开,心情复杂难言。
穿越层层叠叠的、仿佛没有尽头的绿色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他们抵达了符文的中心,也是整个亚马逊节点能量场的源头。
那并非想象中的巨大晶体或机械造物,而是一片静谧的、如同巨大翡翠镶嵌在大地上的湖泊。湖水清澈无比,却呈现出深邃的碧绿色,湖面平滑如镜,倒映着上方被高大树冠切割成碎片的天空。湖心深处,隐约可见一团柔和而庞大的、不断变幻形态的翠绿色光晕,那正是节点核心的意识显化。
湖边没有任何植被,只有细密的、散发着微光的白色沙砾。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神宁静的气息,仿佛所有的烦恼与杂念都被这片湖泊洗涤一空。
“就是这里了……”林涵玥喃喃道,她能感受到湖心那光晕传递出的、温和而疲惫的意念。
当团队走近湖边,那平静的湖面忽然荡漾起涟漪。湖水仿佛变成了一面巨大的屏幕,开始浮现出流动的画面——这是节点核心在向他们展示它的记忆,它的创伤。
画面一:和谐的往昔。雨林生机勃勃,万物和谐共生。节点核心(那时是一团更加明亮活泼的光晕)如同慈母,温和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与土着先民(最早的林影)心灵相通,引导着自然的平衡。
画面二:天外灾星。一颗燃烧着诡异绿色火焰的“流星”撕裂天空,坠落在雨林深处(位置靠近后来的“生命之石”所在)。流星带来的并非毁灭性的撞击,而是一种无声的侵蚀——正是“虚无之触”的残渣。它如同病毒,开始污染土地,扭曲生命,并试图同化节点核心。
画面三:悲壮的抉择。节点的意识为了抵御侵蚀,保护雨林,不得不调动全部力量与之对抗。但它发现,这种侵蚀极其顽固,难以根除。万般无奈下,它引导当时的土着先民,利用一块蕴含奇特能量的天外陨石(或许与灾星同源?)和部落传承的古老智慧,雕刻成了“生命之石”,并引导河流改道,绘制了巨大的约束符文。这个阵法的目的,并非稳定节点,而是将“虚无之触”的侵蚀强行束缚、压缩在“生命之石”周围的一个小范围内,并以节点自身持续输出的能量为代价,形成一道隔离屏障!它选择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与污染一同封印,保护了更广阔的雨林,但也因此陷入了持续的能量消耗和被缓慢侵蚀的痛苦之中。
画面四:漫长的煎熬。时光流逝,节点核心在封印与侵蚀的双重折磨下逐渐虚弱,意识陷入半沉睡。而“生命之石”在长期运转中,其人工雕琢的回路在污染能量的影响下逐渐发生偏移,从“束缚装置”慢慢变成了“失控的放大器”,反而开始加剧节点的消耗和雨林的狂躁。林影部落失去了与核心直接沟通的能力,只能恪守祖训,盲目守护着已然变质的“圣物”。
画面到此结束,湖面恢复平静。一股深沉的无言悲伤弥漫在空气中,那是跨越了漫长岁月的牺牲与痛苦。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终于明白,亚马逊节点的“病”,并非简单的失控,而是一场持续了可能数百年的、悲壮的自我牺牲所导致的恶果。它是一位为了保护孩子(雨林)而甘愿自身承受无尽痛苦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