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农门医女闯古代 > 第125章 陆墨调研周边市场

第125章 陆墨调研周边市场(1 / 2)

125章:陆墨调研周边市场

初冬的清晨,天刚蒙蒙亮,陆墨就背着行囊,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骡子,从县城出发了。按照陆清的安排,他要前往县城周边的柳县、云县及下辖乡镇,调研当地的医药市场,考察开设新分店的可行性。行囊里装着清禾药铺的产品小样、调研记录本和干粮,心里揣着姐姐的嘱托与对未来的期许,一路向西而行。

陆清的规划很清晰:县城分店已步入正轨,药膳与养颜产品通过苏家渠道打开了知名度,如今正是向外拓展的好时机。周边乡镇医药资源相对匮乏,百姓看病抓药往往要跑很远的路,优质医药与养生产品的需求缺口很大,这正是清禾药铺的机会。而陆墨常年往返于乡村与县城,熟悉乡镇的风土人情,又懂药材与经营,是调研的不二人选。

第一站,陆墨来到了柳县下辖的清溪镇。镇子不大,一条主街贯穿东西,街面上只有一家破旧的药铺,门牌上“同德堂”三个字早已褪色,药铺门口冷冷清清,只有一位老掌柜在慢悠悠地擦拭药柜。陆墨走进药铺,一股陈旧的草药味扑面而来,药柜里的药材摆放杂乱,不少药材颜色暗沉,显然存放了许久。

“掌柜的,我想买点黄芪和当归。”陆墨装作普通顾客,试探着问道。

老掌柜抬起头,眼神浑浊:“黄芪一两五钱银子,当归一两八钱银子,要多少?”

陆墨心里一惊——县城清禾药铺的优质黄芪一两才三钱银子,当归一两五钱银子,这里的价格不仅贵,药材品质还明显不佳。他接过老掌柜递来的黄芪,只见断面松散,毫无光泽,显然是陈货。“掌柜的,你这黄芪品质不太好,价格怎么这么贵?”

老掌柜叹了口气:“小伙子,没办法啊,镇上就我这一家药铺,周边村子的百姓想买药只能来我这。我这药材都是从县城批发商那里进的,中间倒了好几手,价格自然就高了,而且好药材都被县城的大药铺挑走了,我也拿不到好货。”

陆墨趁机与老掌柜攀谈起来,得知清溪镇及周边五个村子,总人口近三千人,却只有这一家药铺。老掌柜年近七十,医术有限,只能看些头疼脑热的小病,遇到稍微复杂的病症,就只能让百姓去县城就医。至于养颜产品和药膳包,老掌柜更是闻所未闻。

“上次邻村的张寡妇,女儿得了肺热咳嗽,我这里的药吃了半个月都没好,最后还是花了不少路费,去县城的清禾药铺看的,陆大夫开了两副药就好了,还送了养生茶包,真是好人啊!”老掌柜感慨道,“要是清禾药铺能来镇上开分店,百姓们就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

离开同德堂,陆墨在清溪镇及周边村子走访了一圈。百姓们得知他是清禾药铺派来的,纷纷围上来诉说难处:“我们村里的老人孩子生病,去县城要走两个时辰的路,太不方便了!”“镇上的药铺药材又贵又不好,我们都想能在家门口买到优质药材。”“我听县城的亲戚说,清禾药铺有能美容的膏子和养生的药膳包,我们也想试试!”

陆墨一一记下百姓们的诉求,心里有了底。清溪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柳县与县城之间,交通便利,周边村子密集,人口基数大,且百姓对优质医药和养生产品的需求强烈,是开设分店的理想选址。他在主街看中了一间临街铺面,面积约两百平米,前院可做药铺和咨询区,后院可做小型仓储和加工区,房东要价合理,还愿意长期出租。

第二站,陆墨前往柳县县城。柳县比清溪镇繁华,有三家药铺,其中最大的一家“益生堂”,老板正是之前被赵万山打压过的小药铺掌柜之一。陆墨找到益生堂,老板李掌柜得知他的来意后,热情地接待了他。

“陆兄弟,清禾药铺的名声我早就听说了,陆大夫不仅医术高明,还敢于对抗赵万山,真是令人敬佩!”李掌柜感慨道,“柳县的医药市场其实很大,就是缺乏优质的产品和规范的经营。现在的三家药铺,除了我这益生堂,另外两家都是跟风卖些普通药材,没有特色,也没有养生服务,百姓们的需求根本满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