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破解县城疑难杂症,名声鼎盛
深冬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清禾药铺县城分店的窗棂上,却挡不住屋内的暖意与络绎不绝的人声。自从分店开业,陆清的医术已在县城积攒下不少口碑,可真正让她名声响彻全城的,却是一场针对“失语症”的诊治。
这天午后,药铺刚送走一批客人,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锦缎棉袍的中年男子,搀扶着一位面色憔悴的年轻书生走了进来,男子眉头紧锁,语气急切:“陆大夫,求您救救我儿!他已经半年说不出话了,我们走遍了县城的医馆,甚至去了省城,都没能治好。”
陆清连忙起身,示意两人坐下。她打量着眼前的书生,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眼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却难掩郁结之色。书生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啊啊”声,眼里满是无助与绝望。
“先生莫急,先让我为令郎诊断。”陆清语气温和,安抚着中年男子的情绪,随即走到书生面前,开始为他诊脉。
指尖搭在书生的手腕上,陆清凝神感受着脉象——脉象弦紧,带着几分郁结之气,显然是肝气不舒所致。她又仔细观察书生的舌苔,舌苔薄白,舌尖略红,结合男子所说的“半年前曾因科举落榜,情绪低落,不久后便突然失语”,心中已有了判断。
“令郎这并非不治之症,而是‘肝气郁结’引发的失语。”陆清收回手,缓缓说道,“半年前科举落榜,他心中抑郁难平,肝气郁结于胸,气机不畅,导致声道受阻,才会说不出话来。想要治愈,需疏肝解郁、理气开窍,双管齐下。”
中年男子闻言,眼中燃起希望,激动地说:“陆大夫,您真的能治好我儿?只要能让他恢复说话,花多少钱都愿意!”
“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的本分,先生不必如此。”陆清笑着摇头,随即制定治疗方案,“我会用针灸疏通经络,再配合疏肝解郁的汤药调理,不出半月,令郎定能恢复发声。”
说罢,陆清让徒弟准备好银针和消毒用的酒精。她让书生坐在椅子上,放松身体,随后取出银针,对准他手腕上的太冲穴——这是疏肝解郁的关键穴位,能有效缓解肝气郁结。银针缓缓刺入,陆清轻轻捻转针柄,感受着针下的得气感,直到书生露出轻微的酸胀感,才停止捻转。
紧接着,她又在书生颈部的廉泉穴刺入银针——廉泉穴位于咽喉部位,是治疗失语、咽喉肿痛的要穴。陆清手法轻柔,精准控制着进针的深度和角度,避免伤及咽喉。
针灸过程中,书生起初还有些紧张,随着穴位被刺激,他渐渐感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原本憋闷的胸口也舒畅了不少。半个时辰后,陆清取下银针,叮嘱道:“针灸每周三次,每次半个时辰。这段时间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胡思乱想,避免情绪波动。”
随后,陆清又开了一副疏肝解郁的汤药,药方中包含柴胡、郁金、香附、薄荷等药材,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开窍醒神。她详细叮嘱男子汤药的熬制方法和服用剂量:“每天一副,早晚各服用一次,熬药时用文火慢熬,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接过药方,再三道谢后,带着书生离开了药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