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没有生气,反而耐心解释:“大叔,您放心,我这药方是按照师父教的方法开的,针对风寒咳嗽很有效。要是您服用后没有缓解,再找我师父看也不迟。”
陆月在一旁也帮着说:“大叔,阿禾哥学得可认真了,师父都夸他学得好,您就放心吧!”
村民半信半疑地拿着药方去抓药,服用两天后,咳嗽果然缓解了不少。他特意来到药铺,对着阿禾连连道歉:“阿禾,真是对不起,之前我不该怀疑你。你这药方真管用,我现在咳嗽轻多了!”
阿禾笑着说:“没关系大叔,只要您的病能好就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头和阿禾的医术越来越熟练,也越来越受村民的认可。有一次,村里的李大叔突发腹痛,疼得满地打滚。石头和阿禾见状,立刻上前查看。阿禾通过问诊和把脉,判断李大叔是急性肠胃炎,是因为吃了不洁食物引起的。
石头按照阿禾开的药方,快速抓药、熬药。阿禾则守在李大叔身边,不断安慰他,还为他按摩腹部,缓解疼痛。没过多久,汤药熬好了,李大叔喝下后,腹痛很快就缓解了。
事后,李大叔对两人感激不已:“石头,阿禾,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等你们师父回来,我还不知道要疼成什么样呢!你们现在的医术,一点都不比你师父差!”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村民们彻底放下了对两人的顾虑,遇到常见病症,都会主动找他们诊治。石头和阿禾也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用心地学习——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拿出陆清给的医书,认真研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等陆清回来后请教。
陆清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县城筹备分店,但也时常回村里药铺查看。每次回来,她都会询问两人的接诊情况,抽查他们的药方,还会模拟一些病症,考验他们的诊断能力。看到两人准确的诊断和熟练的操作,陆清心里满是欣慰。
有一次,陆清故意模拟一位“风寒转风热”的病人,让阿禾诊断。阿禾通过仔细问诊和把脉,准确判断出病情的变化,开了一副既清热又散寒的药方。陆清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能准确判断出病情的转变,说明你用心了。行医就是这样,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药方,不能墨守成规。”
阿禾认真地记下陆清的话,心里更加坚定了学好医术的决心。
随着石头和阿禾逐渐独当一面,陆清也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放在县城分店的筹备上。她一边盯着分店的装修进度,一边联系药材商和护肤品供应商,为分店开业做准备。陆墨则负责分店的宣传和开业活动策划,两人分工协作,有条不紊。
这天傍晚,陆清回到村里药铺,看到药铺里秩序井然,石头正在为村民抓药,阿禾在耐心地为病人问诊,陆月则在一旁帮忙整理药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医术传承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石头和阿禾不仅学会了医术,更继承了她的医者仁心。
打烊后,陆清召集姐弟仨和石头、阿禾,在院子里一起吃饭。陆清举起酒杯,对着石头和阿禾说:“这段时间,你们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从今天起,你们就算正式出师了。以后村里药铺就交给你们,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打理好。”
石头和阿禾激动地站起身,对着陆清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师父!我们一定会好好打理药铺,用心治病救人,不辜负您的教导!”
陆墨和陆月也纷纷举杯,为两人庆祝。月光洒在院子里,桂花香随风飘散,温馨而美好。
陆清看着眼前充满干劲的弟弟、妹妹和徒弟,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有他们在,村里药铺一定能继续为村民们提供贴心的服务;而她,也能放心地去筹备县城分店,让清禾药铺的名声传遍更远的地方。她的行医之路,因为有了这些传承者,变得更加坚定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