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情况不对!(2 / 2)

咚!咚!咚!

一声声沉闷的发射声响接连响起,一发发迫击炮弹呼啸升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高弧轨迹,宛如流星坠落,精准砸入敌军隐蔽区域,瞬间炸开一朵朵炽烈的火光!

轰!轰!轰!

与先前炮兵部队的急袭相比,迫击炮的火力密度毫不逊色。由于装填简便、操作灵活,只要人员协同得当,迫击炮的射速远超传统火炮,每分钟倾泻数十枚炮弹并非难事。

更关键的是,汉军将迫击炮编配到了连排一级单位,每个连至少下辖一个迫击炮排,配备六门以上火器。一旦集中使用,形成的火力覆盖极为惊人。

尽管单发威力不及重型炮弹,但胜在数量密集、落点频繁,形成持续性的打击压力。

原本潜伏在暗处、静待汉军先头部队踏入伏击圈的美军士兵,突然听到头顶传来尖锐的呼啸声,纷纷抬头望去,只见天空中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正急速逼近,越来越大,越来越近——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与冲天而起的火浪!

这波突如其来的火力突袭彻底打乱了美军的作战节奏。第一轮炮击尚可勉强承受,毕竟早有防备,心理上也有准备;可这一次,完全出乎意料。

他们根本没想到会再次遭遇轰炸。毕竟此刻双方距离极近,按常理判断,此时开炮极易误伤己方前沿兵力,汉军不可能冒此风险。

至于汉军装备的迫击炮,他们虽有所耳闻,却从未设想对方竟会如此集中运用,更没预料到这种轻型火器竟能造成如此惨重的杀伤效果。

种种误判叠加之下,美军的伏击计划在短短几分钟内土崩瓦解,藏匿位置尽数暴露于汉军突击部队视野之中。

察觉敌情后,汉军立刻调整战术,对暴露目标实施猛烈压制。残存的美军即便还想执行原定伏击方案,也已无力回天。

“该死!难道真是天不佑我美利坚?”

后方观察战况的潘兴将军紧握双拳,面色铁青,眼中满是不甘。

只差一点,仅仅一步之遥!若非那阵突如其来的炮火打断,他的奇袭几乎就要成功!

一旦得手,不仅能重创敌军主力,更有望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但他失败了。两轮炮击不仅造成重大伤亡,更让整个战局急转直下。如今汉军已兵临城下,被迫仓促迎战的美军陷入被动,败象已现——至少在潘兴看来,这场仗已无翻盘可能。

世间最残酷的事,莫过于让人看见胜利的曙光,却又亲手将其掐灭。此刻的潘兴,正是这般心境。

当所有谋略尽数落空,溃败便成了注定结局。

不出所料,美军迅速陷入混乱,最终全线崩溃,溃不成军。

而汉军战士在识破敌人企图偷袭的阴谋后,怒火中烧,士气高涨,攻势愈发凌厉,誓要将胆敢设伏之敌彻底击溃!

面对美军士兵时,汉军毫不留情。他们将手中的弹药倾泻而出,炮火、手榴弹、如雨般的子弹接连不断地砸向敌阵,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多数美军甚至来不及举枪还击,便倒在了汉军猛烈的火力覆盖之下。少数负隅顽抗者,也在汉军压倒性的兵力与精准的战术配合中,被迅速清除。

尽管心中怒火翻腾,但汉军并未因情绪而乱了阵脚。他们的作战节奏稳如磐石,始终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这种冷静而严密的部署,让美军找不到一丝破绽,只能在混乱与惊惧中一步步走向覆灭。

后方的战斗其实极为短暂,从打响到结束,不过数小时光景。这点时间,根本不足以让美军主力与被围部队会合。相反,由于冒进深入,他们早已一头扎进汉军设下的“口袋”之中,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汉军的重心已悄然转移——由清理残敌转为迎击敌方主力。至于搜山搜林抓俘虏这类杂务,自然交由仆从军去处理。

“第二波进攻开始了!”

第一轮攻势受挫后,鹰酱并未退缩。他们清楚,汉军的防线绝非轻易可破。心理上,他们早已做好承受重大伤亡的准备。只要损失仍在可控范围内,他们就将继续推进,直至打通包围圈,救出被困友军。

而汉军这边,与此前单纯阻击不同,此次目标明确:歼灭敌人。因此,他们有意放敌靠近,诱使其主力深入,借此吸引对方注意力,为两翼及后方迂回部队争取包抄时机。

这一策略恰恰助长了美军的错觉。当他们看到己方士兵逼近汉军阵地时,误以为突破在望,士气大振,正欲乘胜追击,一举撕开防线,救出兄弟部队。

然而就在此刻,四面八方骤然响起密集的枪炮声——汉军两翼的包抄部队终于到位,在美军进攻最酣之时,猛然发起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