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指令后,后方的北军炮兵迅速反应,开始对汉军防线实施猛烈炮击。
此次作战原计划是以隐蔽接敌的方式发起偷袭,开战前本不该使用炮火,以免惊动对手,破坏突袭效果。
但谢尔曼早有准备,特意预留了一支机动炮兵作为应急之用。
正是这支后备力量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若非事先部署,他恐怕早已因伤亡过大而被迫终止此次行动了!
轰!轰!轰!
谢尔曼与在地面发起冲锋的北军士兵们翘首以盼的炮舰终于开火了。刹那间,北军的炮火如雷霆般倾泻而出,汉军前沿阵地瞬间被烈焰吞噬,仿佛化作一片燃烧的炼狱!
密西西比河对岸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惊醒了后方沉睡中的汉军将士。
无数人从梦中惊醒,翻身而起,目光齐刷刷投向战火纷飞的方向。
“那是……前线?”
“没错,看这动静,鹰酱人怕是发动了突袭!”
当普通士兵还在惊疑不定时,汉军指挥部已接到了前线传来的紧急求援讯号。赵明诚眉头紧锁,迅速作出判断:“敌军攻势凶猛,显然志在必得,我们必须立刻调兵支援!”
从那密集如雨的炮声中,赵明诚意识到,这次进攻绝非佯动,而是冲着彻底夺取阵地来的。
尽管北路部队的任务只是牵制,并非主攻方向,但姿态必须做足——若表现得软弱退缩,极易被敌人识破真实意图。
因此,这片前沿阵地绝不能轻易放弃。一旦主动撤离,无异于向对方宣告:我们并无战意。
而只要鹰酱察觉到这一点,西线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便会立即警觉,迅速抽调兵力增援。
届时,再想拖住他们,就成了天方夜谭。
权衡之下,赵明诚果断下令增派援军,但部队集结尚需时间,而前线此刻正承受着猛烈炮击,形势岌岌可危。
于是他决定先动用己方炮舰,实施远程火力压制,为前线争取喘息之机。
汉军的火炮技术远超对手,无论射程、精度还是破坏力,都处于当时世界顶尖水平。
接到命令后,炮舰立即跨越宽阔的密西西比河,对正在河对岸展开攻击的敌军实施精准还击。
轰!轰!轰!
一发发重型炮弹撕裂长空,如陨石般砸入敌阵,在鹰酱士兵群中炸出团团血雾。
前一秒还在为自己炮火掩护得意洋洋的北军士兵,转眼便尝到了钢铁风暴的滋味。
相比他们的老旧火炮,汉军炮弹威力惊人,一落即爆,波及范围极广。更致命的是,进攻方毫无遮蔽——没有战壕,没有掩体,只能暴露在开阔地上任人轰击。
结果便是伤亡数字急剧攀升,远远超过防守一方。
“将军!汉军开始炮击反制了!咱们伤亡太大,要不要先撤下来重整?再这么打下去,弟兄们撑不住啊!”
目睹己方士兵在炮火下成片倒下,谢尔曼身边的亲信再也坐不住,声音里带着焦急与恐惧。
不只是他,就连谢尔曼本人也动摇了。
这损失太过惨重,远远超出战前预估。
他原本设想,在周密部署和炮火支援下,能以最小代价迅速拿下阵地。
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
这支驻守的汉军反应之快、抵抗之顽强,完全出乎意料。即便遭遇突然袭击和猛烈轰炸,仍能在极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防御,稳住阵脚,寸土不让。
哪怕伤亡惨重,也未曾出现丝毫溃散迹象。
倘若刚才他们稍有迟疑或退缩,鹰酱军队或许早已趁势突破防线,凭借兵力优势一举占领阵地。
可惜,对手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如今,强攻已难推进。尤其在汉军炮舰加入战场后,贸然投入兵力无异于送死。
可若就此收手,谁又能保证汉军不会趁着炮火掩护,将援军悄悄渡河送上前线?
一旦敌方主力到位,整个作战计划都将功亏一篑。
此刻,谢尔曼和他的部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继续强攻,意味着更多将士将葬身火海;
选择撤退,则此次行动彻底失败,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