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收入来源,又背负天文数字般的欠款,所谓的“自由”不过是另一场枷锁罢了。
见理查德面如死灰,李秀成知道火候已到,微微向身旁副官示意。
“若诸位愿意配合,赎金一事……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副官立刻接话。
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理查德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溺水之人抓到了浮木,急切地望向对方。
“请问……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贵方的宽待?”
他语气诚恳,心中已有预感——对方此言必有所图。
“天竺幅员辽阔,百姓众多,地形复杂,气候恶劣。
我朝一时难以抽调足够人手接管如此庞大的疆域与人口。
而你们在此地统治百余年,管理体系完备,经验老道。
我们有意请诸位暂时留下,协助维持地方秩序。”
“薪俸依旧照旧发放,但不直接支取,而是用于抵扣赎金。
只要服务满二十年,或提前缴清款项,便可恢复自由之身。”
这番话让理查德心头一震,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他原以为自己和那一百三十万俘虏会被发配到矿山做苦役——毕竟此前天朝从毛熊手中抓来的战俘,全都被送往漠北修路开矿,终日劳作,生死难料。
对于他们这些长期坐办公室、养尊处优的文职官员来说,那种生活无异于地狱。
别说二十年,怕是熬不过三五个寒暑就要倒下一大片。
没想到,天朝竟没打算让他们去干重活。
虽说仍需效力,但比起风吹日晒、累死累活的苦役,这份差事简直轻松太多。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职位和地位并未被剥夺。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依然握有实权,能在新体制下继续运作原有关系网,暗中谋利。
只要手脚灵活些,不仅能挣够赎金脱身,说不定还能再攒下一笔横财,体面返乡。
想到这里,理查德激动得连连点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必定拿出十足诚意,绝无二话!”
天竺易主的消息很快传回欧洲,犹如一记重锤砸在早已摇摇欲坠的日不落帝国头上。
这一击,成了压垮其最后希望的关键一环。
消息传开后不久,德军立即抓住战机,在西线对英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此前经过多次交锋,双方早已摸清彼此底细,深知对方防线坚固、不易突破。
正因如此,德军一向避免正面强攻英军阵地,即便出击,目标也多选在战斗力较弱的高卢军队身上。
然而此刻,局势生变,他们果断调整策略,将矛头直指英军主力。
然而,当天竺传来消息时,其中一条情报令德意芷高层格外关注:据汉军战报称,英军曾调集十万精锐驰援天竺,却在海上遭遇汉军伏击,全军覆没。
考虑到日不落本土兵力本就不充裕,且近期并未大规模征召新兵,这十万大军极有可能是从西线战场紧急抽调的。
此前,英军在西线布防尚算严密,德军屡次试探均未找到突破口。
但如今兵力骤减,其防线必然出现空档。
此时若果断出击,或可打破僵局,扭转战局。
“诸位,这场大战已持续整整一年。
旷日持久的消耗使帝国陷入重重危机——财政濒临瓦解,人力几近枯竭,更严峻的是,粮食与军火供给已达极限。
若不能尽快终结战事,新生的第二帝国将被战争彻底拖垮!”
战前会议上,德皇威廉一世召集文武重臣,神情凝重地阐述他的决断。
日不落曾经不可一世,但接连失利已使其元气大伤。
昔日霸主,在短短时间内便从巅峰跌落。
面对此景,威廉一世决定调整战略。
原先他意图以法军为突破口,视高卢人为薄弱环节;如今见日不落处境窘迫,他转而认为,与其攻坚不如击弱,从日不落身上打开缺口更为可行。
以目前日不落所承受的压力来看,他们再也经不起一次重大挫败。
只要德军此次行动得手,极有可能迫使对方退出战争。
而协约国之中,日不落与高卢乃两大支柱,尤以前者影响更为深远。
一旦其退出战场,整个战局将迅速走向终结。
至于剩下的高卢、板鸭和意呆利之流,威廉一世根本不将其视为真正威胁。
因此,他对此次战役寄予厚望,视之为整场战争的转折之战!
在座众人皆清楚当前局势,听罢皇命后无不精神振奋。
若能就此结束战争,第二帝国的崛起将再无阻碍。
他们或将实现查理曼大帝与拿破仑皇帝都未曾完成的伟业——统合欧洲大陆!
而一旦功成,今日与会之人,其历史地位或将超越当年的十二圣骑士与二十六元帅。
谁不愿青史留名?更何况这般机遇就在眼前,怎能不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