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帝国统帅部内,眼见鲁尔与莱茵河战事日益胶着,德军各条战线都面临沉重压力,威廉一世怒火中烧。
若非日不落在背后煽风点火,他本可从容结束与高卢的战事,继而消化胜利成果,赢得一段宝贵的休整期。
即便之后要面对毛熊,也有足够时间准备。
可如今,日不落蓄意搅局,联合诸国围剿德国,令帝国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更令人愤懑的是,对方凭借海岛之利,可以随时派兵侵扰大陆,而帝国却难以越海报复,始终处于被动。
这份憋屈让威廉一世难以忍受,于是他决意派遣海军秘密出击,绕过敌方防线,直扑英伦三岛,以牙还牙,将战火反烧至敌人家门口!
常言道:总想猎鸟,终被鸟啄。
说的,大概就是眼下这群自以为得计的日不落人吧。
自从掌握了海洋的主导权以来,他们从未想过会有敌人从海上直接打到自家门口。
对此类威胁毫无心理准备,更别提实际防御了。
他们的战略思维始终停留在如何驶向对手海岸、发动远海打击上,却没料到历史会重演——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
德军显然早有算计,并未选择从基尔港径直南下直扑日不落本土,而是沿着日德兰半岛悄然北上一段航程,随后突然转向西进,朝着日不落方向全速推进。
这一巧妙迂回,恰好避开了日不落皇家海军的主要巡逻区域。
当德国舰队趁着夜色悄然出动时,约翰牛海军竟浑然不觉。
他们在北海布下了重重兵力,集结了上百艘舰艇,结果还是让敌方舰队从眼皮底下无声穿过!
这样的疏漏一旦传开,恐怕几百年来建立的海上威望都将颜面扫地!
而德军一路畅通无阻,顺利抵达日不落近海,心中也是惊愕中夹杂狂喜。
原本已做好遭遇拦截后立即撤退的打算,谁知竟一路平安,连个哨船都没碰上。
惊喜之余,他们立刻抓住战机,对沿海航行的日不落船只展开突袭,同时还不忘调转炮口,朝岸上轰击数轮。
这次突如其来的袭击完全超出了日不落人的预料。
近海船只毫无戒备,顷刻间便被击沉数十艘。
更令人震惊的是,德军甚至派出唯一的战列舰“德意芷号”,对沿海城镇实施炮击。
睡梦中的居民最初还以为是雷雨天气,根本未加警觉。
直到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映亮天际,人们才猛然意识到:战争已经降临本土!
由于长久处于和平环境,民众几乎丧失了危机意识。
袭击发生后,恐慌迅速蔓延,秩序瞬间崩溃。
等到当局勉强稳住局面,组织力量反击时,德军早已完成任务,从容撤离。
次日清晨,日不落本土遭袭的消息迅速登上欧洲各国报纸头版,震动整个大陆。
各国反应各异:
“什么?连他们的老家都被打了?这可不是小事!”
“战事不是一直在第二帝国境内吗?怎么战火反倒烧到了他们自己头上?”
“日不落四面环海,能攻进来必然是靠舰队行动,看来德国海军不容小觑。”
“没想到他们竟能绕过全球最强的海军,直插对方心脏地带,我们确实低估了这支力量。”
与日不落关系密切的盟友国家无不感到震惊。
一个被视为不可撼动的世界霸主竟然门户失守,说明第二帝国的实力远比预想中强大。
这让人们对战争走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与此同时,另一些国家却暗自窃喜。
“哈哈哈,总算有人教训他们了!德军干得漂亮!”
“早就该如此!这群强盗横行多年,如今终于尝到苦果!”
那些曾饱受日不落侵略之苦的民族,听到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
尤其是爱尔蓝人,虽同处英伦三岛,外貌语言与日不落人并无二致,却被长期当作殖民地奴役压榨。
几十年前的大饥荒期间,明知百姓断粮、饿殍遍野,日不落当局非但拒绝援助,反而继续将粮食从爱尔蓝运出,加剧了灾难程度。
那场饥荒导致数百万人丧生,创伤深入骨髓。
这般血泪记忆,使得爱尔蓝人对统治者怀有深切怨恨,也为日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独立埋下了种子。
面对这样一个势不两立的宿敌,爱尔蓝民众当然巴不得看到对方栽个大跟头。
“哈哈,日不落人原本以为捡了个软茬子欺负,结果这回可真是撞上硬石头了!这一仗够他们好好记一辈子——咱们德意芷人可不是任人拿捏的窝囊废!”
“干脆就从海上断了他们的活路,让他们老家那帮人喝西北风去,冻也冻死,饿也饿垮!”
“说得对!老是挨打不成样子,得反手出招才行。
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进攻,只要我们打出去,就能牵住敌人一大半兵力,这样咱们本土的压力立马就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