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重点打击目标!(2 / 2)

可是在撤退中,断后的部队已经处于最末端,他们停留越久,与主力的距离就越远。

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被敌军包围,最终被全歼。

而且,撤退时人人自顾不暇,没人愿意回头救援,因为一旦回头,就可能和断后部队一样陷入重围!

所以,从古至今,能够在撤退中有条不紊地组织掩护、实现有序撤离的军队,寥寥无几。

当年拿破仑率领五十万大军远征莫斯科时,战场上的实际伤亡并不算多,真正的损失大多发生在撤退途中。

严寒的天气加上缺乏有效的断后防御,使得法军被俄军骑兵轻松击溃,整个军队陷入巨大混乱。

这场混乱席卷全军,最终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仅有三万人生还,精锐力量损失殆尽!

这一战直接导致拿破仑帝国由强转弱,失去了大量主力部队的法国,在随后的莱比锡战役与滑铁卢战役中接连失利,短命的帝国也因此走向终结。

而如今,五十年后,历史仿佛正在重演。

高卢军队的撤退,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事实上,距离前线最近的并非法皇拿破仑三世本人的部队,而是麦克马洪指挥的第二军团。

正在进攻莱茵河西岸的麦克马洪,距离色当地区的直线距离不到三百公里,若迅速撤退,两天之内便可返回本土。

因此,当拿破仑三世下令部队后撤的同时,也命令麦克马洪与巴赞立即撤军,回防本土。

尽管此时法军已占领了德意志地区的多座城市与领土,但若要用这些土地换取铁塔城的安全,对法军来说无疑是一笔亏本的交易。

为了防止首都落入敌手,他们只能放弃此前辛苦夺取的战果,退守本土。

这等于他们此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这支普军的突袭,彻底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使他们不得不被动跟随敌人的节奏行事。

不过,对于高卢人而言,局势尚未到无望的地步。

铁塔城内的守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坚持一两天应该不成问题。

只要城中守军能挡住普军的攻势,前线的法军主力便有机会赶回,届时深入高卢腹地的敌人将可能陷入法军的包围之中,甚至被一举歼灭。

一旦法军成功吃掉这支规模高达三十万的普军主力,战场局势将发生重大转折,主动权将重新回到高卢一方!

麦克马洪接到命令后,立刻率军快速撤退,准备回援本土。

他心中早已盘算妥当:眼下高卢国内因普军的突袭而陷入恐慌,若他能在此关键时刻率军回援,在普军猛攻铁塔城之际力挽狂澜,救下铁塔城……

那么他在国内、尤其是在铁塔城数百万百姓心中的地位将大大提升,这对他日后涉足政坛将是极为宝贵的政治资本!

麦克马洪设想得很美好,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相比被困在鲁尔地区的拿破仑三世而言,麦克马洪的撤退要顺利得多。

此前普军主力都部署在莱茵河以东地区,若要追击麦克马洪的部队,必须先渡过莱茵河,才能追上他们。

为了防止普军追击,麦克马洪在撤退途中下令炸毁了莱茵河上几座关键桥梁,以此延缓敌军的推进速度。

如此一来,普军短时间内便难以渡河追击。

完成桥梁爆破后,麦克马洪信心十足,甚至没有安排任何后卫部队,就亲率主力连夜赶往国内,意图保卫首都。

当时他接到撤退命令时,普军正在进攻兰斯城。

当他率军行至半途,兰斯已经失守,敌军正向铁塔城挺进。

铁塔城内人心惶惶,众多高卢贵族因惧怕战火波及,纷纷携家带口逃离首都。

虽然人可以逃走,但他们的庄园、城堡和地产却无法随身带走。

因此,整座铁塔城都寄希望于能有一支法军及时赶到,将他们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此时,距离铁塔城最近的正是麦克马洪的部队,自然成为人们眼中的希望所在。

麦克马洪本人也深感重任在肩,于是他果断轻装上阵,舍弃了辎重部队,仅率领骑兵部队火速赶往铁塔城增援。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卡尔亲王真正的目标并非铁塔城,而是他本人及其所率部队!

普军包围铁塔城后,摆出即将攻城的架势,引诱各地法军前来支援。

实际上,他们以铁塔城为饵,设下了“围点打援”的陷阱。

不少赶来救援的法军部队如同飞蛾扑火,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头栽进了普军精心布下的圈套之中。

在麦克马洪抵达之前,卡尔亲王已凭此计歼灭并俘虏了至少三万名法军士兵。

而麦克马洪和他所统率的第二军团,正是普军下一个重点打击目标!

当得知麦克马洪仅率骑兵孤军深入时,卡尔亲王立刻下令麾下骠骑兵从侧翼穿插,绕至法军后方,切断其骑兵与后续步兵之间的联系。

法军顿时被分割为两部分,前后难以呼应。

在成功分割敌军后,普军主力在卡尔亲王亲自指挥下,向法军骑兵部队发起了猛烈进攻。

麦克马洪根本未曾预料到,敌人的真正目标竟不是首都,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