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43章 信心动摇,引发严重后果!

第243章 信心动摇,引发严重后果!(2 / 2)

对此,央行对外的解释是,大面额银币重量较大,携带不便,实用性较低,所以只发行了纸币。

由于眼下民众的目光都集中在新的银币上,因此这一调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毕竟,此时大多数人仍只接受银币,尚未能接受纸币。

等他们逐步接受纸币之后,大面额纸币的流通也就不会成为问题。

然而,为了确保天朝的纸币能够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除了以白银作为支撑货币的储备外,国库中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另一种保障。

这样一来,天朝的货币也像欧洲主要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一样,具备了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

当然,能否真正让天朝的货币走向世界,不仅取决于黄金储备的多少,更取决于国家的实力与国际话语权。

如果一个国家实力太弱,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银,也无法让其货币成为世界货币!

甚至可能因此引来灾难!

“目前我们已发行了2亿银元,相当于1亿两白银。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发行4亿银元,并同步发行等量纸币。

等到民间逐步接受纸币之后,便会逐渐提高纸币的发行比例。”

金本位并不意味着每一张纸币都必须有全额的黄金储备,而是按照一定比例保有黄金作为准备金。

比如发行一百元纸币,只需储备三十元价值的黄金,准备金率即为30%。

这个比例并不需要太高,只要能让民众和外国商人知道这种货币可以兑换黄金或白银,从而赋予其价值,央行的目标就达到了。

除非遭遇大规模恶意挤兑,导致黄金大量外流,才可能动摇金本位的基础。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发生严重的挤兑事件,金本位制度是相对稳定的。

这也意味着,在正府发行的货币中,除了那30%有黄金支撑的部分外,其余70%实际上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发行货币的好处——只要你拥有一块钱,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把它变成两块钱。

所以这次新币的发行,短期内将为正府注入大比资金,极大缓解国库吃紧的状况。

不论是推动经济发展、修建道路桥梁,还是兴办企业、扩充军备、升级部队武器装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而对于财政状况本就捉襟见肘的天朝来说,指望通过税收慢慢弥补财政赤字的缺口,显然并不现实。

因此,眼下最直接可行的应对办法,就是通过发行纸币来筹措资金。

此外,天朝当前混乱的货币体系也确实到了必须整顿的地步,借此次发行新币的契机,既能规范货币市场,又能充实国库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嗯,你做得不错,不过准备金比例略显保守了些。

我看不用留那么高,二十个百分点就足够了。”

考虑到当前国库黄金白银储备有限,若以百分之三十作为准备金比例,能发行的纸币数量就会受到限制。

但如果将比例下调十个点,那么可发行金额立刻就能翻上一番。

目前国库大约存有黄金一千吨,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换算成白银,约合两亿两。

至于白银储备相对充足,总计约有五亿两左右。

如此计算,若以三成准备金率来算,按照金本位,可发行的纸币总额约为十三亿三千万新币。

如果将准备金比例降到两成,这个数字便可提升至二十亿,足足增加了近七亿!

再加上国库中的五亿两白银,发行总量便可一举提升至七十亿!

若将这七十亿分作十年逐步投放,每年都能带来约七亿银元的额外财政收入。

若是分五年发行,那每年的收入更是可达十四亿银元!

有了这笔资金,别说是支撑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资金问题,也不在话下了。

当然,过度发行货币也容易引发贬值和通货膨胀。

而一旦物价上涨过快,民众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冲击,因此必须对通胀节奏加以控制……

因此,央行在大量发行新币之前,必须首先摸清国内市场现有的货币流通总量。

七十亿银元,差不多等同于旧制的三十五亿两白银。

林文心里也有些疑虑,整个天朝是否真的曾有过这么多白银流通?

如果实际白银流通量不足,一下子投放这么多新币,恐怕会导致物价飞涨。

胡雪岩自然明白皇帝降低准备金比例的用意,谁都希望手头能多出一笔“凭空而来”的资金。

但作为央行行长,他也不免有些担忧,这么低的准备金率,万一出现大规模挤兑,该如何应对?

“七十亿,两成准备金,至少需要十四亿银元,约合七亿两白银做支撑。

要是真有人想挤兑,仅靠一两个人是办不到的,必须是全国百姓对纸币信心动摇,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这个问题林文也思考过,但他并不觉得会是个大麻烦。

“如果真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那阿戴那边的情报系统也不是摆设,肯定会察觉。”

“哼,就算他们没发现,朕倒要看看,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做空我大汉的法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