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士成对眼前这支敌军兴趣不大。
皇上交给他的是搅局的任务。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场倒幕战争变得更加混乱,使倭国长期陷入内乱,无暇对外扩张。
所以,眼下汉军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若倒幕军占据上风,汉军便在后方制造些麻烦,分散其兵力,为幕府争取喘息之机;
若幕府一方占优,汉军便减少行动,让倒幕军可以集中力量与幕府军厮杀。
总而言之,天朝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分裂、混乱、持续内战的倭国,就像现在的鹰酱一样。
毕竟,大规模战争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混战数十年,人口锐减九成,百姓十不存一,千里荒无人烟!
若是倭国的内战能持续十年,哪怕不至于死伤如此惨烈,人口减半也并非难事!
届时,倭国人口锐减、白银流失、满目疮痍,各方势力打得筋疲力尽、债台高筑。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将其收为附庸,还是直接出兵吞并,对天朝来说都易如反掌。
这几乎是明面上的策略,林文相信倭国的智者们不可能看不出来。
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甚至德川幕府的高层中,定有人早已洞悉天朝的意图。
然而,即使看透了这一切,又能怎样?
他们能坐下来与幕府以及倒幕军谈判吗?
能接受对方的存在吗?
即便他们愿意谈判,接受对方的存在,那也正中天朝的下怀。
并存的幕府与倒幕派,不是组成联合正府,就是将倭国一分为二。
而一旦组成联合正府,双方因立场和利益不同,必将产生巨大分歧,最终一事无成。
而如果将倭国分裂为两半,那就正合天朝心意。
根本无需天朝动手,倭国人自己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困局,除非其中一方被彻底铲除,否则这个死结就永远无法解开。
自从天朝军队登陆倭国本土后,介入这场内战的外部势力就变成了两个。
一个是世界头号强国日不落帝国,一个是远东强国天朝。
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各地都占据主导地位,唯独在远东这块地盘上无法轻易立足。
汉军虽然尚无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与日不落帝国抗衡,争夺世界霸权。
但日不落帝国也别想在天朝的家门口耍花招,尤其还是在未获天朝默许的情况下。
5月15日,就在倒幕军与幕府军激战正烈之时,在远东海域,天朝的海军截住了一艘悬挂日不落国旗、正驶向长奇港的运输船。
这艘军用运输船上满载着倒幕军向日不落方面订购的大批军械物资,其中就包括日不落最新列装的马蒂尼亨利步枪。
这款步枪是日不落帝国于1867年初才刚装备部队的,连本国军队都尚未广泛列装。
但他们却优先提供给倒幕军使用,由此可见他们对倒幕军的支持力度之大。
如果这种步枪大量流入倭国,落入倒幕军手中,势必会对战局造成巨大影响。
甚至可能导致幕府军像历史上一样迅速溃败。
而这,是天朝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当发现这艘可疑船只后,汉军海军立即展开拦截,迫使其停船接受检查。
期间,日不落船员试图反抗,他们手持准备卖给倒幕军的步枪,站在甲板上向汉军军舰开火。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汉军,他们毫不迟疑地进行还击。
一艘普通商船自然无法与正规军舰抗衡,很快便被击中起火,沉没在距离倭国海岸不到十公里的海域。
船上32名船员中,22人被汉军救起,另有10人下落不明。
这次事件震动了日不落帝国,引发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日不落驻天朝大使詹金斯立刻向天朝外交部递交了抗议文书,谴责天朝的粗暴行径。
并要求天朝向日不落方面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赔偿他们的损失?还要我们道歉?”
听到顾维钧转达的日不落方提出的几项要求,海军司令丁汝昌冷冷一笑:
“这事完全是日不落方面咎由自取,我们早已正式通知过日不落在天朝的商会,声明将封锁长奇至四国一带的海岸线,禁止未经许可的船只擅入!”
“可他们偏偏不听,反而率先开火,被击沉也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