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战事拖延太久,后勤的压力将会让他们难以承受,即便最终取得胜利,损失也将极为惨重。
因此,汉军急于发动进攻,希望尽快攻占开锣城,消灭叛军的主力部队,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如今,敌人主动集结兵力前来决战,这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正中下怀。
“敌方的兵力较多,左翼是苏莱曼率领的四万部队,他原本有五万人,其中一万人留守西奈,没有带出来。
中央地带是由唉及国王伊斯梅尔亲自统领的三万军队,这支队伍中有一支上万人的骑兵部队,据说是马穆鲁克骑兵,这种骑兵在欧洲极负盛名,以善战闻名。
右翼则是曾经被我们击溃过的法特赫部,兵力约三万五千人,在此前的登陆战和追击战中损失了一万多人,三支部队中,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最弱。”
为了确保此次远征顺利进行,林文特意派遣参谋长蒋百里前来指挥,而前线主将则由刘永福担任。
刘永福听完蒋百里的分析,思索片刻后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优先攻击右翼的敌军?”
挑软柿子下手,右翼敌军力量最弱,显然最适合作为主攻方向。
“嗯,我同意主攻右翼,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中央地带,还有一支大约两千人的意呆利雇佣军,他们是受雇于唉及王国参战的。
虽然只是雇佣军,但这些人大多出身意呆利正规军,装备和训练都远超唉及军队,进攻时要特别提防。”
对于唉及军队的实力,他们之前已经有所了解,装备落后,战斗意志薄弱,战斗力只能说非常平庸。
尽管敌军人数多达十万,汉军也并不畏惧。
但这支两千人的意呆利军队就不一样了,虽然意呆利尚未完全统一,但作为一个经常卷入战争的国家,其军队的素质和装备都在中等以上水平。
因此,这支雇佣军的存在对汉军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既然如此,那就先查明这支雇佣军的具体位置,优先予以打击。”
在唉及一方,大战前夕,国王伊斯梅尔亲自会见了意呆利雇佣军的指挥官加布里·皮埃尔。
此人曾是红衫军的一员,手下多为退役老兵。
由于意呆利远比其他欧洲国家贫穷,老兵们退役后的生活保障极差,必须另谋生计。
而成为一名雇佣兵,以命换钱,对他们而言是最现实的选择。
毕竟他们原本就是职业军人,专业对口,经验丰富,自然能在市场上开出一个好价钱。
就像这次,唉及为了请动这支军队,足足花费了五万英镑。
“加布里先生,希望贵军此次能协助我们击退强敌,如此一来,将来我们还可以继续合作!”
伊斯梅尔野心勃勃,若能成功击败汉军,那么唉及的独立地位便可稳固。
届时,他便可无后顾之忧地向外扩张,占领更多土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帝国版图。
“陛下请放心,没有什么敌人是我们无法击败的,请您静候我们的精彩表现吧!”
由于意呆利人从未与汉军交手,他们对汉军的实力缺乏了解。
加布里满脑子都是那五万英镑的酬金,却不知道自己接下了一项多么危险的任务。
1月18日,双方展开最终对决。
然而,局势的发展似乎与预想中有些不同,尽管汉军主动发起攻击,但他们的进攻方式却与常规大相径庭。
位于汉军防线后方的重炮部队首先开火,对唉及军队展开了猛烈轰击。
由于早前的战斗中,汉军的重型火炮大部分都未能从舰船上卸下,因此唉及人并没有真正领教过汉军炮兵的威力。
因此,战斗一开始,他们的阵线便在汉军的炮火覆盖下被打得七零八落!
“陛下,我们必须马上发动进攻,否则我们的阵型会被彻底打垮!”
眼见己方队伍开始出现混乱,法塔赫连忙奔到伊斯梅尔面前急切地劝说。
“传令,命令左右两翼向敌军发起进攻,掩护骑兵突击!”
伊斯梅尔当然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
汉军的火炮射程远、威力猛,现在己方完全是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再这样下去,士兵的士气很快就会崩溃。
必须主动出击!
“敌军上来了,按计划执行!”
通过望远镜看到敌人两翼同时压上,汉军立刻展开应对。
左翼的唉及部队遭到汉军炮火的密集拦截,被压制在距汉军阵地约一千五百米的位置上动弹不得。
而右翼的唉及部队似乎没有受到太大阻碍,一路推进到了距离汉军不足五百米的地方。
然而就在此时,汉军突然调转炮口,对右翼敌人展开猛烈轰击,从重型榴弹炮、野战炮,到步兵炮和迫击炮,轻重火力齐发。
密集的炮击使右翼的唉及军队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