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日不落王国,这称呼真不错!”
此刻的威廉一世只是把少年的话当作孩童的玩笑来听,根本没想到,对方竟是认真的!
而正是这份认真,数十年后,给德意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在接到国内指令后,普鲁士驻天朝的大使找到了顾维钧,旁敲侧击地试探,想摸清汉军的真实想法。
“真实意图?很简单啊,这只是正常的商贸合作,土耳人愿意出钱购买我们的军火和民用设备,我们正好有富余产能能满足需求,双方自然就达成了交易,这有什么不妥吗?”
普鲁士大使一时语塞,如果天朝方面一口咬定只是普通的商业行为,他们还真不好再多说什么。
毕竟天朝不是他们的附庸国,天朝愿意和谁做生意,他们也无权干涉。
于是,普鲁士人不再深究,转而提出另一个问题。
“贵国的舰队应该只是负责护送商船前往君士坦丁堡吧?应该不会在地中海停留太久吧?”
听到这个问题,顾维钧立即提高了警惕。
这种事跟普鲁士毫无关系,他们的海军连自家海岸线都守不住,凭什么过问汉军在地中海的行动?
因此,他立刻猜到,这很可能是日不落通过普鲁士之口在打探虚实。
想到这里,他微笑回应:“这属于军事机密,恕我无法透露,不过看在两国交情的份上,我可以稍微透露一点,我们的舰队在欧洲区域,应该会驻留一段日子。”
普鲁士人心中对“一段日子”到底是多久十分好奇,但他没有继续追问,因为对方已经说了是军事机密,问了也是白问。
于是普鲁士人道谢后便告辞离去。
普鲁士人刚走,日不落方面便立刻登门拜访。
听完普鲁士大使的汇报后,日不落方面顿时紧张起来。
汉军舰队在地中海活动得越久,对他们造成的冲击就越严重。
欧洲各国,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家,看到汉军在这片海域频频现身,会作何感想?
会不会认为日不落已经力不从心,无法掌控局势,才会放任天朝在此横行?
一旦他们这样认为,那些曾经唯日不落马首是瞻的国家,恐怕会彻底改变对他们的看法。
甚至可能与天朝暗中联手,借助天朝的力量驱逐日不落海军。
毕竟日不落远在大西洋东岸,距离地中海数千公里,而这些国家就在地中海沿岸,要不是日不落海军过于强大,他们早就想摆脱日不落的控制了。
目前汉军才刚刚接触土耳,一个土耳还不足以引起日不落的警觉。
但若他们与地中海沿岸的几个强国——比如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展开接触甚至结盟,那对日不落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因此他们希望汉军舰队尽快离开地中海,至少不要在此逗留太久,更不能与沿岸其他国家建立联系。
然而,两国至今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日不落想要向天朝表达抗议,连合适的理由都找不到。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先提出与天朝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派使节,再通过驻天朝大使进行交涉。
但这样一来一回,至少也得几个月时间,等他们办妥这一切,一切都晚了!
……
与此同时,在东欧战场,当汉军舰队正护送大量军火抵达土耳时,白熊国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将被寄予厚望的沙皇巨炮运抵前线。
看到一门门庞然大物般的巨炮,白熊军的士气顿时高涨起来,之前因为战败而丧失的斗志,此刻也重新燃起。
“将军,我们的增援部队已经到位了,是否立即对普列文发起攻击?”
一名俄军将领兴奋地找到缅希科夫,请求出战。
“南边的奥斯曼援军还没到吗?”
缅希科夫显得十分沉稳。
俄军早已将普列文要塞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的奥斯曼军队除非插翅,否则绝无逃脱的可能。
既已如此,倒也不必急于歼灭这支部队,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一场经典的围点打援,将前来救援的敌军一网打尽,从而弥补之前战场上的损失。
“还没有,奥斯曼人胆子太小,主力都缩在君士坦丁堡,似乎担心我们会攻打他们的首都,至今没有派出援军!”
“是吗?那真是可惜了。”
听闻此言,缅希科夫心头略感遗憾。
如果这群奥斯曼人胆子再大一点,他本可以设下更大的圈套,吃掉更多敌军。
“将军,沙皇陛下的紧急电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