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实力强大、潜力无限,同时又态度友好的国家,若不趁机加强与他们的关系,对奥斯曼而言无疑是一种重大损失。
毕竟,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出路。
如果将来他们再次遭到白熊或其他国家的攻击,只要与天朝保持良好关系,或许还能请他们出兵相助。
就算天朝不出兵,卖些武器、派些军官前来协助也是极好的。
只是可惜,这两艘令他无比向往的战舰很快就要返航了。
如果它们能在君士坦丁堡多停留一阵子,甚至能协助奥斯曼军队作战,那该多好!
想到这里,奥斯曼苏丹对他身边的大臣们说道:“在君士坦丁堡举办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隆重欢迎汉军的到来,感谢他们为奥斯曼帝国所做出的贡献。”
“如果可能的话,去试探一下汉军的口风,看看有没有可能让他们多留一些时间。
哪怕他们不愿意直接帮我们作战,只要舰队能在金角湾多待一阵子,对我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这两艘战舰的到来,不仅让苏丹和奥斯曼的官员们安心不少,也让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甚至,汉军舰队的出现,也在欧洲各国之间引发了诸多猜测。
金角湾水域活跃着大量商船,这些商船势必会将汉军舰队抵达君士坦丁堡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而欧洲各国,尤其是北方的白熊,一旦得知这个消息,恐怕也会因此犹豫不前。
说不定白熊人还会因此推迟甚至放弃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那样的话,这座历史名城就能免于战火之灾。
因此,无论是从战略威慑还是提振军心士气的角度来看,让汉军舰队多留一段时间,对奥斯曼来说都是极有好处的。
面对奥斯曼方面的邀请,致远舰与定远舰的舰长邓世昌和刘步蟾私下商议了一番。
他们都认为在君士坦丁堡多停留一段时间也无妨,毕竟此次舰队本就在欧洲有长期驻留的计划。
原本的安排是,在抵达奥斯曼后稍作停留,汉军舰队便会前往西欧,访问高卢、日不落、普鲁士和西班牙等国。
一方面是为了展示汉军强大的军力,加深欧洲列强对天朝的印象,让他们不敢再轻易挑衅远东的势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主动融入国际体系,让列强们意识到,天朝闭关锁国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世界舞台上,又多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后列强若想瓜分世界利益,就不得不顾及天朝的立场。
所以只要奥斯曼方面愿意承担相关费用,他们并不介意多待些时日,甚至可以北上进入黑海,威慑白熊军队,顺便收集一些白熊方面的情报,为将来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自虎门海战结束后,列强们便不敢再轻易在远东海域轻举妄动了。
所以大明天朝海军的压力并不算大,随着大量国产战舰陆续服役,近海巡逻的任务也逐渐由这些小型舰艇来执行。
诸如致远舰和定远舰这类大型战舰,已经从近海巡逻中解放出来,开始有组织地执行远洋航行任务。
这一安排不仅有助于积累远洋作战的经验,同时也为在辽阔的太平洋上抢占先机提供了机会。
那些在后世被东瀛和美利坚占据的岛屿,可以提前被夺取,让太平洋上遍布大明海军的据点,逐步将这片海域变成实质意义上的内海。
因此,在致远舰与定远舰开赴奥斯曼帝国的同时,林泰曾所指挥的镇远舰则与经远舰一道,启航前往夏威夷群岛。
这次他们携带了三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计划在夏威夷实施登陆,全面控制该地后,再向加利福尼亚进发,以加强大明天朝在加利福尼亚的统治。
与中东的情况不同,汉军将加利福尼亚视为核心领土,一旦占领,就不会轻易放手,也不会将其当作普通殖民地管理,而是会像对待本土一样,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开发与建设。
毕竟,这里是大明进军北美的战略支点,如果这里建设不好,将来便无法以此为基地,将整个北美大陆纳入帝国的疆域之中。
支持南方邦联与北方联邦交战,不过是为牵制美国的发展,并借机削弱其国力罢了。
大明军队真正的意图,是借美国内战之机,在北美站稳脚跟,逐步积蓄力量。
等到自身根基稳固,且帝国本土周边的强敌都被解决后,再向东推进,进一步拓展帝国的版图。
届时,被内战拖累多年、民生凋敝、国力衰退的美国,恐怕将无力抵抗大明军队的推进,整个北美的主导权,或许将彻底更替!
大明海军抵达君士坦丁堡的消息,最先被日不落帝国所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