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只有一条路可走!(2 / 2)

对土鸡这个国家,林文并无好感。

后世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国中土耳鸡,狗中哈士奇。”

这个国家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趋利忘义,几乎集所有负面词汇于一身。

尤其是他们那位长得像极了《魔戒》里咕噜的总统,更是让人反感至极。

所以,对于白熊与土鸡之间的争斗,林文本是乐于作壁上观的。

但土鸡的战略位置太过关键,它横跨欧亚大陆,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如今,西伯利亚和东欧都已落入白熊之手。

若连土鸡也被白熊吞并,那么东亚通往西欧的陆路通道将被彻底切断,这对天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也正因为如此,当年日不落与高卢才会不惜代价,在克里木半岛与白熊展开一场大战。

对于天朝来说,如果天朝依旧坚持闭关自守的政策,那么眼睁睁看着白熊国击溃土鸡国,进而吞并这片区域也无可厚非。

但如果天朝有着更宏大的抱负,立志成为全球霸主,那么对于世界岛的核心地带就绝不能袖手旁观。

而林文显然不打算继续像过去那样故步自封,所以他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土鸡国可以被白熊国痛击,但白熊国绝对不能彻底吞并土鸡国,更不能占领君士坦丁堡!

这里是连接欧亚的咽喉要道,一旦被白熊掌控,他们将在地缘政治上占据巨大优势。

而白熊国是天朝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陆地上最严峻的战略对手。

白熊国的崛起,对于天朝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适当援助土鸡国,让他们多撑一段时间,多拖住白熊一部分力量,对汉军来说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

这样做不仅可以削弱白熊的国力,也能带来巨额的军火收益,还能在牵制白熊的同时,让天朝安心进行内部发展,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

此外,向土鸡国出售武器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逐步使土鸡对天朝形成依赖。

毕竟土鸡国孱弱的工业基础根本无力制造如此先进、精密的军事装备。

一旦他们习惯了天朝提供的高性能武器,再想转用其他国家的装备,几乎不太可能。

这样一来,天朝不仅能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军售伙伴,还能以军售为筹码,影响土鸡国的决策,让他们不得不看天朝的脸色行事。

何况如今的土鸡国与天朝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益冲突,因此林文对顾维钧说道:

“可以接受他们的军购订单,但关于出兵参战的提议就不必考虑了。

我军已经成功遏制了白熊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渗透势力,若要进一步对白熊开战,就必须深入西伯利亚的荒原与中亚那广袤的不毛之地。

在帝国完成国内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之前,出兵作战的成本过高,这种战争只会得不偿失。”

白熊国是迟早要面对的对手,但不是现在。

西伯利亚平原地域辽阔,东西跨度达数千公里,人烟稀少,气候极其严寒。

如果汉军出兵进攻白熊,白熊只需不断后撤,汉军便不得不远征千里,一直推进到乌拉尔山脉以西,才有可能真正威胁到白熊的核心区域!

考虑到天朝自身的核心区域并不在北疆,调集物资必须从内地核心区域出发,因此这次远征的后勤补给线很可能超过七八千公里。

当年拿破仑率领五十万大军东征,走的还是欧洲遍布城镇的道路,行程不过三千公里,却已因后勤问题而惨遭失败,最终仅剩三万人归来,导致不可一世的法兰西帝国崩溃。

而天朝面临的远征环境更为恶劣,距离更远,若贸然出兵,损失恐怕会更加惨重。

林文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没有轻率地答应土鸡国的请求。

天朝将来要与白熊一战,必须等到西伯利亚铁路修建完成,做到一边作战一边修路,借助铁路运输的低成本优势,在后勤上占据主动,拖垮同样面临远征压力的白熊。

如果白熊主动出击,那么汉军就在西伯利亚与他们展开持久战,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将他们彻底拖垮!

待白熊的国力和军力被消耗殆尽,汉军便可发动雷霆一击,攻入白熊在东欧的核心区域,届时他们所面临的抵抗也会大大减弱。

如果白熊按兵不动,那汉军就可以从容修建铁路,一步步逼近白熊家门口。

等到天朝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贯通,汉军的物资便可沿铁路直抵乌拉尔山口,届时便可无后勤之忧,与白熊展开决定性一战。

到了那个时候,汉军甚至可以出动一支海军力量,为土鸡军队提供掩护,使其能够从黑海方向对白熊的西南地区发起攻击,从而形成对白熊的两线作战压力。

如此一来,汉军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便会大大减轻,赢得这场战争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然而,现在还不是时候!

“属下明白!”

顾维钧点头应下,随即带着汉王的表态,前去与土鸡方面进行接触。

当土鸡方面得知汉王殿下愿意向他们出售军火时,一个个都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