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囊中之物!(2 / 2)

在欧洲列强眼中,土耳其长期以来都被视作“西亚病夫”,而白熊则是有着“欧洲宪兵”之称的强权国家。

结果,一个被视作弱者的国家竟然击败了一个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这让欧洲各国人民不禁开始怀疑现实。

到底是土耳其太强,还是白熊太弱?

再加上此前白熊在远东地区被大清痛击,短短一个月内就损失了超过十万人。

这两个消息一并传出,使得欧洲民众不得不重新审视白熊这个“欧洲宪兵”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

此战之后,“欧洲宪兵”这个词几乎没人再提了。

如果一个连土耳其都打不过的国家还能被称为欧洲宪兵,那对整个欧洲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一些极端的声音甚至开始称白熊为“东欧病夫”,将过去专门用来嘲讽大清和土耳其的称号,扣到了白熊头上!

这个消息传回白熊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简直气得暴跳如雷!

这位好大喜功的君主非常在意自己的荣誉,当年为了赢得“欧洲宪兵”的称号,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无数士兵才从拿破仑的大军手中赢得这一头衔,绝不能毁于自己之手。

更何况,“欧洲病夫”这个称号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更令他震怒的是,土耳其居然胆敢公然羞辱他们阵亡士兵的遗体,这不仅是对白熊的羞辱,更是在整个欧洲面前狠狠扇了他们一记耳光!

如果不能复仇,不仅会让白熊帝国在国际上威信扫地,他自己作为沙皇的威严也将荡然无存!

届时,民间、军方和贵族中那些早已对他不满的势力,必定会借机发难,利用此事攻击他。

甚至,他的皇位恐怕都不再稳固!

于是,又惊又怒的亚历山大二世立刻下令增派三十万大军,并调集大量沙皇巨炮,以增强前线火力,务必要攻下这座要塞!

在援军出征时,沙皇给前线将领下达了死命令!

普列文要塞必须被彻底摧毁,城中所有土耳其人也必须一个不留地全部歼灭!

他要让全欧洲看看,白熊依然是那个不可一世的白熊,他们的军力依旧冠绝欧洲!

所谓沙皇巨炮,是白熊人打造的一种威力惊人的超级武器。

这门被称作“巨炮之王”的大炮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滑膛炮。

它的口径高达915毫米,比当时各国装备的最大口径要塞炮还要大上整整两倍以上。

其炮管长度达5.18米,净重竟高达40吨,若加上炮架及其他附属部件,整门火炮总重高达80吨。

如此庞大的体量,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前膛炮时代威力最强的火炮,就连当年奥斯曼人围攻君士坦丁堡时所用的乌尔班巨炮,也无法与之媲美!

如此惊人的口径,其破坏力自然不容小觑。

沙皇不惜代价将这门巨炮调往前线,足以体现他对拿下此战的坚定意志。

毕竟,要调动一门总重超过八十吨的庞然大物,并非易事。

不过俄国人并不着急,反正被围困在普列文要塞中的奥斯曼军队根本无力突围。

原本在普奥战争期间,各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较量上。

但由于俄奥之间爆发的冲突规模过于庞大,硬生生地将全球的视线全都吸引过去。

全世界都在关注:集结了超过五十万兵力、上千门火炮,甚至动用了沙皇巨炮这样的恐怖武器,俄国人是否真能攻下普列文要塞?

如果连这样的兵力和火力都无法将其攻克,那俄罗斯所谓强国的名声恐怕就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届时,那些曾被俄国征服或吞并的国家,比如北方的芬兰、东欧的波兰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恐怕都会开始动些别样的心思。

因此,对俄罗斯来说,这场战争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而对奥斯曼而言,原本他们已近乎放弃挣扎,却没想到战场上突然冒出了一位狠角色。

努里帕夏仅凭三万守军,在重重包围之下,完成了三十万奥斯曼军队都无法做到的战绩。

这让奥斯曼全国上下士气大振,苏丹更是亲自授予努里帕夏将军元帅军衔。

只要他能成功率军突围,或坚守到援军抵达,元帅之位便是囊中之物!

然而,面对气势汹汹的俄军,奥斯曼上下无人敢保证努里帕夏能够带领部队从普列文中杀出一条生路。

要知道,他们要面对的可是超过五十万的俄军主力!

更别提要塞内的粮草与军需储备恐怕也撑不了太久,若奥斯曼不能及时将补给送入城中,守军极有可能因断粮断弹而全军覆没。

“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驻守普列文的军队被彻底歼灭!努里帕夏将军和他的部队,是我们帝国最后的精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在此地被彻底葬送!”

对奥斯曼帝国而言,自十九世纪初便开始走向衰落,近年来更是在俄国的连番打击下,疆域不断萎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军队战斗力日益衰弱,不仅打不过俄军,甚至连巴尔干的小国也难以应对。

“西亚病夫”的称号也正是这样被扣在他们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