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形势下,法军仍需在海外、特别是意大利境内驻扎大量兵力,这无疑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战略力量,使得他们难以集中力量进行有效作战。
“驻守在罗马的教廷对高卢帝国来说意义重大,我们不可能放弃对教廷的支持,因此驻军绝不能撤离!”
拿破仑三世态度坚决。
因为高卢历来都是天主教的坚定拥护者,对于罗马教廷始终怀有深厚的忠诚。
因此,他们自认有责任保护教廷免受撒丁王国的侵犯。
毕竟,四年前的那场战争,撒丁王国已经从教皇国手中夺走了大片领土。
如今,教皇国只剩下罗马这最后一座城池,如果连这里也失守,教廷恐怕就要彻底覆灭了。
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所有人都清楚,是高卢在背后支持并守护着教廷,如果教皇国被撒丁王国吞并,那高卢将在各国面前大失颜面!
这种关乎尊严的问题,拿破仑三世自然极为看重。
他一直渴望重现叔叔拿破仑一世时期的辉煌,但因能力有限始终未能如愿。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努力维持表面的强大与繁荣,依靠外界的赞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因此,他热衷于插手他国事务,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此来彰显自己和高卢帝国的威势。
十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前的奥意法战争,以及此前对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干预,都是在这种心态下发生的。
埃德蒙将军看到皇帝断然拒绝了自己的建议,心中不禁一沉,感到事情有些不妙。
拿破仑三世虽然没有拿破仑那样的才能,却比他更固执己见。
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且疑心极重,几乎从不真正信任军方高层。
仿佛担心军方掌权后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这让军方感到非常无奈,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不能集中兵力也就罢了,难道真要用不到敌军一半的兵力去迎战普军吗?
“不必担心,我们还有盟友。
奥地利有超过六十万的军队,如果我们两国合力,总兵力将突破百万,击败普鲁士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拿破仑三世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盲目的信心,也不知道这种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他难道不知道,对方也并非孤立无援?
事实上,普鲁士的盟友甚至还比他们多上一个!
不过,这些现实显然不在拿破仑三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夏尔,你立刻给奥地利方面拍一份电报,让他们正面配合我们的行动,我们即将向莱茵地区发起进军!”
“莱茵地区?陛下,您确定要这么做吗?如果我们进入该区域,普鲁士人势必会对我们宣战的!”
“没错,这片区域一直是德意志的核心地带,无论是奥地利还是普鲁士,都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果我们贸然进攻,必将遭到两国的强烈反对!”
内阁的官员们几乎以为皇帝已经失去了理智。
这种既得罪盟友、又主动挑衅敌人的行为,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尤其是在他们尚未完成战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后果恐怕将极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