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四艘战舰来守卫天朝超过两万公里的海岸线,压力实在巨大。
而且,动用万吨乃至数万吨级的战列舰去执行日常巡航任务,不仅有些浪费资源,还会大量消耗燃油。
炎龙号战列舰采用重油动力,每次出航需要携带六千多吨重油,而这种燃料目前汉军还无法自产,只能依靠林文从系统中购买补充。
至于定远级战列巡洋舰则使用煤炭驱动,这种资源汉军储备较多,因此暂时不存在燃料短缺的问题。
不过,长期执行巡逻任务会对发动机和舰体造成较大损耗,容易引发老化和损伤问题。
因此,像飞龙号这样体积较小、航行速度快且运行成本低廉的巡逻舰,对于当前汉军来说至关重要。
“感觉怎么样?满意吗?”
飞龙号正式下水后,在试航期间林文亲自带领海军的一众将领登舰体验。
“速度确实不错,主炮口径虽不算大,但射程与射速表现良好,唯一的缺点就是火力配置略显薄弱。”
丁汝昌对飞龙号的整体性能表示肯定,只是在武器装备方面略有遗憾。
“呵呵,这才五百吨的小型战舰,你还指望装一门305毫米舰炮不成?真要那样的话,恐怕刚出港就得沉底了!”
浅水重炮舰的概念此时还未出现,直到三十多年后才被研发出来。
不过这类舰艇只适用于特殊场景,例如攻击内陆目标时——大型战舰无法驶入内河,陆军火炮威力又不足以摧毁坚固工事。
这时,这种吨位轻、吃水浅却配备与战列舰同等口径巨炮的浅水重炮舰,便能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总体而言,这种设计效率不高,性价比偏低,因此仅短暂流行了一段时间,随后就被淘汰。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建造出如定远级那样的大型战舰!”
丁汝昌心里也清楚,想要一艘五百吨级的军舰搭载如此众多的火炮,未免太过理想化。
他不禁发出一声轻叹,内心却开始畅想未来的情景。
“快了,我们的钢铁厂已经正式投产,年产钢量能达到五十万吨。
只要拿出其中五分之一供给海军,每年就足够支持十万吨战舰的建造!”
“不过目前造船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稀缺,需要逐步培养。
这种情况下,先从小型、技术难度较低的船只开始造起,慢慢积累经验,等技术和经验都成熟后,再尝试建造更大吨位的战舰会更稳妥。”
林文对于海军的长远发展早有规划,并不急于求成地开工建造万吨级主力舰。
一方面,汉军眼下尚不具备那样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他们严重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而这些人才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而且,对目前来说,建造更多巡逻艇和驱逐舰更加实用。
毕竟,漫长的海岸线需要依靠这些舰艇来守护!
“接下来造船厂打算开建什么类型的战舰?”
林文转身问身边的造船厂厂长。
厂长翻开他们的造船规划书,恭敬地回答:
“回禀殿下,我们完成30艘飞龙级巡逻舰的生产之后,将开始建造2500吨级的平海级驱逐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