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面临巨大风险!(2 / 2)

就在汉军于北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在南洋海域,定远级战列巡洋舰三号舰致远舰发现了日不落帝国远征舰队的踪迹。

“西南方向,距离25海里,疑似敌情!”

致远舰桅杆上的观察哨正在执行了望任务,借助望远镜,他看到远方天际间升起一道黑烟。

根据经验,观察员认定这可能是敌舰烟囱排放的黑烟。

在这个蒸汽机普遍使用煤炭的时代,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浓烈的黑烟,特别是在风平浪静之时,这种黑烟会形成笔直的烟柱缓缓上升,即便隔着数十公里也能清晰可见。

再配合高倍望远镜的帮助,这让发现敌情的概率大大提高。

“左满舵,调整航线,准备前出侦察确认敌情!”

致远舰的舰长在接到哨兵报告后,当即决断,计划靠近目标以核实敌方情况。

当下,采用蒸汽机驱动的船只逐渐增多,单凭远处冒着黑烟的蒸汽船就断定为敌舰显然不够稳妥,那或许只是一艘民用船只。

因此,最可行的方式便是接近侦察,明确其是否属于军用舰艇。

若确为军舰,则需进一步查明敌方舰队的数量、吨位及火力配置等关键信息。

这些数据对汉军接下来与日不落帝国远征舰队的对抗至关重要。

半小时后,当海平面上方升起的米字旗映入眼帘时,致远舰上的哨兵终于确认了对方身份。

这是一艘排水量达1876吨的恐怖级巡洋舰,诞生于1845年,全长76米,宽16.7米,吃水深度7.4米。

该舰以蒸汽机为动力源,依靠两侧形似车轮的明轮推进航行。

这种明轮驱动技术由鹰酱人于十九世纪初发明,随后迅速风靡全球,取代了传统的风帆舰船,引领了蒸汽轮船的新纪元。

相比依赖风力的传统船只,新型轮船凭借强劲的动力展现出更快的速度和更灵活的机动性。

然而,明轮设计并不适合作战用途,因其在海战中极易受损。

一旦明轮被敌方炮火击中,战舰将立即丧失动力,陷入瘫痪。

为此,各国在建造此类舰艇时通常会配备风帆作为辅助或备用动力,以防明轮受损导致行动受限。

于是,在汉军士兵眼中出现了一艘颇为奇特的舰艇——它一边依靠蒸汽动力驱动,烟囱正喷吐浓烟,一边却竖立着巨大的风帆和高耸的桅杆,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显得格外怪异。

“就这么一艘吗?”

士兵们四处张望,未见其他敌舰踪影,由此基本认定这是敌军派出的侦察舰,旨在探路并搜集情报。

“周边未发现更多敌舰,但既然此船现身于此,说明敌主力舰队距离这里不会太远。”

舰长快速分析局势后作出决策:“告知经远号,让他们密切监视这艘敌舰,必要时可将其摧毁。

我们则继续向南进发,寻找敌主力舰队的具体位置!”

话音刚落,他便果断率领致远舰驶向南方。

尽管此行可能遭遇敌主力舰队,使致远舰面临巨大风险,但他毫不动摇。

倘若能够掌握敌军舰队的详尽情报,那么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危险无疑完全值得承担。

在致远舰后方约一百公里处,经远舰接到消息后,迅速提速向南航行,找到了这艘孤零零的敌舰,并开始紧密关注其一举一动。

由于无法确定这艘敌舰与日不落主力舰队之间的距离,因此无论是致远舰还是经远舰都没有轻率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