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猴子的故事(2 / 2)

次日清晨,张勤携苏怡乘车往魏府。

车上装着新制的棉布尿裤、两盒杏林堂安神香,另有一对系红绳的拨浪鼓,是给新生儿魏叔玉的常规礼物。

魏府门房见是小姐归宁,忙迎入内堂。

魏徵正抱着襁褓在廊下晒太阳,见苏怡腹部隆起,笑道:

“你老师如今抱孩子的架势,可比抱笏板熟练多了。”

张勤递上礼盒:“小叔玉近日可安好?”

魏徵掀开襁褓一角,露出张红润小脸:“昨夜闹到三更,乳娘都熬红了眼。”

苏怡接过孩子轻拍,手法熟稔。

裴氏从卧室出来,见张勤正试婴儿额温,捋须道:“你这师兄倒比乳母还仔细。”

乳娘端来蛋羹时,张勤从医囊取出小小脉枕:“学生给小郎君请个平安脉。”

他三指轻按婴儿腕部,裴氏紧张道:“前日打喷嚏,可是着凉?”

张勤摇头:“胎火旺,用些淡竹叶水即可。”又对魏徵说,“师弟哭声洪亮,肺气足。”

午膳时,魏叔玉突然啼哭。

张勤取银匙蘸蜂蜜点在他唇上,婴孩立刻止哭吮吸。

魏徵叹道:“你这手法,比太医署的儿科博士还老道。”

苏怡笑言:“郎君近日研习儿科,连《颅囟经》都翻烂了。”

【颅囟经,我国最早的儿科着作,据考证是成书于唐朝中后期,这里便往前提了。】

未时,魏府仆役抱来洗儿用的艾草汤。

张勤试过水温,添了勺自己配的防风药粉。

裴氏将孩子放入盆中时,魏叔玉竟咧嘴笑出声。

魏徵大喜:“此子与师哥有眼缘!”

临行前,张勤将银铃系在婴孩腕上:“待师弟周岁,送他套针灸铜人玩耍。”

魏徵送他们至二门,望着怀中婴孩道:“且待弱冠之年,就由勤儿你来取表字。”

暮色中,小叔玉的啼哭穿透庭院,似在应答这约定。

回去路上,马车碾过长安街积雪。

苏怡靠着软垫,忽然问:“郎君可曾想过孩儿名字?”

张勤正望着窗外枯柳,闻言一怔。

“咱家没有族谱。”他转回身,手指在膝上虚划。

“我这一支是寒门,祖父逃难时连家谱都烧了。”

苏怡轻抚腹部:“双胎若是一男一女,或两男两女,总得备四个名。”

张勤从车厢暗格取出记事簿,炭笔悬在半空:“男名当有筋骨。‘怀舟’如何?取‘舟行万里’意。”

苏怡摇头:“太漂泊。不如‘继业’,承你医农之志。”

“女名要柔韧。”

张勤写下“疏影”二字,随即脱口而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名不错,莫非郎君又有新作了。”苏怡抿嘴笑:“水清浅,月黄昏,这应该是整首的中间罢。”

张勤作势沉吟片刻,吟出了整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苏怡听着,仍旧觉得一开始的那句最为动人,写尽了梅花神清骨秀,幽独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