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侯君集(2 / 2)

李道玄简要说明敌营规模,侯君集突然夺过旁边斥候的望远镜,单眼瞄向河对岸。

看罢冷笑:“营帐排布合九宫数,是刘黑闼惯用疑兵阵。但西南角尘土...”

他甩鞭指向,“炊烟数目对不上兵力,恐是虚设空帐。”

张勤正带着医官抬药箱经过,侯君集余光扫到他腰牌:“医官?过来。”

待张勤近前,他随手将望远镜抛回,“收好你这千里眼。稍后战起,伤兵送东面缓坡,别挡骑兵突击路线。”

李道玄欲介绍:“侯将军,这位是...”

侯君集已转身部署兵力:“骁果营分三队楔形切入,你部弓手压住河岸。辰时末发动总攻。”

他完全没留意张勤,只对副将下令,“遇红袍者留活口,某要亲验是不是刘黑闼本尊。”

辰时三刻,战鼓骤起。

侯君集率骑兵如尖刀刺入敌阵时,张勤在医营看见他马槊点倒三名敌将,招式狠辣精准。

有伤兵抬回时嘶喊:“侯将军挑飞了敌军帅旗!”

张勤缝合伤口时暗忖:这员悍将后来位列凌烟阁,果然名不虚传。

午时战息,侯君集拎着颗首级扔到李道玄面前:“假的,是个替身。”

他瞥见张勤在给伤员止血,突然道:

“那个医官,金疮药多撒些,省得浪费担架。”

说完纵马而去,玄甲上血未擦。

张勤继续包扎伤口,心想,侯君集此刻眼中只有战功,自然不会留意小小医官。

倒是李道玄战后悄悄过来问:“方才侯将军可曾为难你?”

得知无事才松口气。

这场遭遇让张勤再度清晰感受到,在这大唐军中,医术再精,仍难入一些武将视野。

他默默记下侯君集的用兵特点,盘算着将来或可写入《军医备要》。

傍晚,李道玄巡视医营时,见张勤正在整理器械,便对亲兵道:“取把六斗弓来,再配二十支箭。”

又指着一捆短矛,“这些也给张署丞防身。”

亲兵奉上制式角弓和柳叶矛。

张勤试了试弓弦,摇头道:“殿下厚意,只是此弓力道稍欠。”

他转身从医箱底层取出个长布包,解开后露出一把形制奇特的弓。

弓臂由竹木叠合,中间夹着薄铜片,弓弦较寻常角弓细密。

李道玄挑眉:“此弓形制甚异。”

张勤引弓虚拉,弓身弯如满月,此乃某的师父所传复合弓。

竹为背,木为腹,铜片增韧。

虽只五斗力,借机括可发七斗之劲。”

他指弓臂中央的浅槽,“此处嵌有鹿角,可稳箭道。”

侯君集恰巧路过,瞥见嗤笑:“医官弄巧,战场岂是玩器之地?”

张勤不答,取箭搭弦,对准百步外柳枝。箭离弦时声如裂帛,咔嚓一声将指粗柳枝断为两截。

李道玄惊道:“竟比制式弓远十步!”

他细看箭杆入木深度,“劲道也足。”

张勤抚弓道:“师父言此弓宜守不宜攻,最适远处精准射击。”

“他老人家平日采药防身,偶射狐兔,从未想过阵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