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作价三成(2 / 2)

韩老伯听得眼睛发亮,又有些将信将疑:“这…这能成吗?听着倒是新鲜!”

“成不成,试过才知。”张勤笑道,“先划出三十亩弄点试试,花费不了多少。”

“这事也劳老伯费心,看看哪块地合适,需要哪些材料,咱们尽早备下。”

“成!老汉回头就去琢磨!”韩老伯干劲十足地应下。

正说着,苏福管家也从外面进来,禀报道:“郎君,崇仁坊那边的铺面,泥瓦匠说月底前就能全部粉刷收拾利索。”

张勤想了想,道:“好。那就定在十月初一,杏林堂正式开张。”

“苏伯,你提前准备起来,知会杜老、刘医师他们开张那日务必到场坐堂。后面再按约定日子到位即可。”

“有些药材采买,要按周署令定的章程,提前报太医署核验。”

“开张当日,不必敲锣打鼓,只在门口挂上匾额,静悄悄地开门便是。”

“咱们是医馆,重在治病救人,不搞那些虚热闹。”

“老仆明白,这就去办。”苏福躬身应下,转身出去了。

韩老伯也收好图纸,道:“郎君,那老汉先琢磨琢磨怎么分田,过两日再去田庄上,跟赵大他们商讨。”

书房里又剩下张勤一人。

他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开始泛黄的树叶。

……

午后,张勤便往太医署去寻周署令。

周署令正在值房里对着几卷文书斟酌,见他来了,从案头拿起一份写满字的笺纸递过来。

“张丞,你来得正好。这是老夫草拟的,关于杏林堂采买官用药材的核验细则,你看看,可还有疏漏之处?”

张勤双手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上面条条框框列得清楚。

杏林堂每月需提前五日,将所需珍稀药材的品类、数量报太医署审核;

核准后,由署中指定“永济堂”、“德仁生”等三家官药商供应,价格按宫市采买价的三成结算;

药材送达后,须由当日轮值的太医署医官验明品质、核对数量,签字画押后方可入库;

每旬需将用药记录副本送太医署备案。

文书最后还附上了珍稀药材的品类库。

条款细致,甚至有些严苛,但确实堵住了可能的漏洞。

张勤看到采买价格时,疑惑地问了周署令:“这里的价格怎么与之前说的不一样呢?”

周署令神情如常,似乎知道张勤会有这么一问,解释道:“这还要多亏秦王提议,陛下恩准。”

“这些珍稀药材若是按照宫中价格采买,怕是没什么百姓负担的起,那便有违开杏林堂的初衷了。”

“何况即使作价三成,那些药商也不会亏的,张丞放心。”

张勤不由得感叹皇家这俩父子的胸怀,心悦诚服地拱手:“这价格,学生就代百姓谢过陛下和殿下了。”

他顿了下,继续道:“如此章程,署令思虑周详,学生觉得甚为妥当。”

“既全了学生用药之需,亦免了署令监管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