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滞密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亡灵助研者一号的机械臂精准悬停,末端探针散发出微不可察的淡绿色光晕——这是经过高度稀释和约束的生命能量脉冲,强度被压制到理论上的安全阈值(Lv.0.1)。
“能量脉冲测试序列一,生命能量,强度Lv.0.1,注入倒计时:3…2…1…注入。”
嗡……
一声极其细微的、几乎被静滞力场完全吸收的嗡鸣响起。那缕微弱的生命能量如同滴入大海的水滴,接触到“锈湖之心”外层的静滞力场后,迅速衰减、消散。
助研者一号的传感器全力运转,捕捉着任何细微的变化。
“注入完成。静滞力场稳定性:99.998%。‘零号样本’内部能量读数:无变化。外部惰性锈蚀场:无变化。未检测到任何吸收或排斥反应。”
结果在意料之中。林刻面色不变。
“间隔24小时。准备序列二,无序灵能,强度Lv.0.1。”
24小时后,同样的流程。这一次,探针散发出的是混乱、斑驳的微光,模拟着自然界中游离的混乱灵能。
结果依旧:“无变化。”
又过了24小时。
“能量脉冲测试序列三,稀释终焉死灵之力,强度Lv.0.1,注入倒计时…”
灰色的、比雾气更稀薄的能量流,缓缓探向静滞力场。
就在这缕微乎其微的同源但被稀释的力量即将触碰到力场的瞬间——
异变陡生!
一直绝对静止的“锈湖之心”,其核心那一点暗红光芒,猛地悸动了一下!
虽然它的“身体”依旧被静滞力场牢牢锁死,无法移动分毫,但那种核心的“跳动”却清晰无比地通过能量传感器反馈了回来!就像一颗冰冷的心脏被微弱电流刺激后产生的本能抽搐!
紧接着,包裹着它的、那片被一同静滞的微型“锈湖”液体,其表面竟然也荡漾起了一丝几乎无法用肉眼观测的涟漪!
“检测到异常反应!”助研者一号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汇报速度明显加快,“样本核心出现能量扰动峰值(+0.%!反应持续时间:0.0007秒!”
反应极其微弱,稍纵即逝,但却意义重大!
它会对终焉死灵之力产生反应!哪怕是被稀释了无数倍的、同源但性质已不尽相同的终焉之力!
这说明,两者在规则最底层,仍然存在着某种深刻的、无法被完全隔绝的联系!
林刻眼中精光爆射。
“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分析反应模式!评估其是否具备指向性(渴望\/排斥)!”
“数据分析中……反应模式更接近于‘无意识共鸣’或‘规则级辨识’,暂未表现出明确趋向性。但能量扰动峰值与注入能量属性高度相关,排除了偶然因素。”
无意识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