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这么说嘉靖朝还是文化盛世?那《金瓶梅》写的啥?我咋没看过?”
朱元璋:“那书能是你看的?不过话说回来,能出这么多好东西,说明当时日子确实过顺了,不然谁有空写这些。”
朱棣:“论文化盛世,还得看我永乐朝!不过嘉靖朝能让这些东西冒出来,也算有点本事。”
朱高煦:“写这些有啥用?能打跑蒙古人吗?我看还不如多练几身腱子肉。”
朱雄英:“汉王,你这就不懂了吧,思想松快了,人才才冒得出来。你看海瑞、戚继光,不都是嘉靖朝出来的猛人。”
秦良玉:“当年我带兵平叛,营里就有人念《水浒传》提神。不过《鸣凤记》写的严嵩,可把我看气了。”
海瑞:“我觉得,文化繁荣不在数量,在风骨。嘉靖朝的好,是敢让我说真话。”
朱雄英:“对了,四大名着中,还有一部《西游记》呢。”
朱厚熜:“《西游记》?那也是我嘉靖朝开始流传的!你以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是瞎写的?这叫借神佛说世事,有胆气。”
朱厚照:“孙悟空比我还能闹?那得找来看看!比我当年放豹子吓人带劲不?”
朱元璋:“放豹子?你还好意思说!《西游记》写的是反天,你写的是反祖训!不过那猴子确实敢打,有点我当年的狠劲。”
朱棣:“《西游记》里唐僧取经,跟我派郑和下西洋差不多,都是往外闯!只是那猴子不服管,得用紧箍咒治治。”
秦良玉:“《西游记》里女儿国那段写得好,女子也能撑起一片天,不过最解气的还是孙悟空打妖怪,像极我们平叛。”
海瑞:“《西游记》看似写神怪,实则讽世事。妖魔鬼怪当道,正需孙悟空这般敢打敢拼的人,这也是嘉靖朝的幸事。”
徐阶:“当年有大臣说《西游记》离经叛道。皇上却说民间话本,何必较真,这才让它传了下来。”
朱雄英:“看来嘉靖朝真是文化井喷,四大名着占了仨,戏曲小说齐活,这c位怕是要被文化界抢了[捂嘴笑表情包]”
朱厚熜:“那是!我当年虽修道,但也知道文以载道的理。不像某些人,连《金瓶梅》都想偷看。”
朱厚照:“哎哎,堂弟又翻旧账!我就是好奇嘛,早知道当年多留几本话本,不比看奏章有意思。”
朱元璋:“都给我打住!文化再好,也得有筋骨!海瑞、戚继光这些人,才是嘉靖朝最硬的‘作品’”
朱厚熜:“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咱们明天继续。”
朱雄英:“这就结束了啊!”
朱厚熜:“没错。那个……@秦良玉 将军。”
朱雄英:“看看,让你修道,都没勇气向秦姐姐提要求了吧!”
秦良玉:“@朱厚熜 嘉靖皇上,今天这章我挺满意,不生气,我来说结尾。”
朱厚熜:“那好,辛苦秦将军了。”
秦良玉:“没事,咱们明天继续。”
“啪!”
朱雄英:“预知后续咋样,恁就继续瞅下一章呗!”
朱厚照:“准确来说,是秦将军拍板,朱雄英说结尾吧,好了,我也撤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