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错,我就是要让元顺帝明白,这天下该姓朱了。”
陈友谅:“哟呵,老朱,你口气可不小啊,不过你这战略确实牛,我当时咋就没想到。”
朱元璋:“你没想到的事儿多了去了,不然这天下怎么是我的,而不是你的?”
于谦:“洪武皇上的雄才大略,一般人可比不上,这场北伐之战,那就是经典。”
秦良玉:“是啊,以前的朝代可没北伐成功过,这还是头一回呢。”
朱元璋:“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我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然后大封各位将领为公侯,有些还追封为王。
刚开始封了六个国公,其中五大将和一个大臣是开国元勋,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后来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第二年,我在鸡鸣山建了功臣庙,还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首,后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一共二十一人。
去世的功臣画像供奉,活着的就留个空位。又让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在太庙配享祭祀。”
朱标:“爸爸这么大封功臣,将士们都心服口服,大明能有这么多有本事的大臣将领,都是爸爸威望高啊。”
朱厚照:“这么多国公,感觉超威风,我要是在那时候,肯定能跟他们称兄道弟,一起喝酒玩乐。”
朱厚熜:“堂兄,你就别捣乱了,人家那是在为大明江山拼命,哪像你就知道玩。”
朱厚照:“堂弟,你个炼丹的,还教训起我来了。”
秦良玉:“你们别吵啦,听洪武皇上接着说嘛。这功臣庙里这么多人,每个人肯定都有不少传奇故事。”
戚继光:“就像徐达将军,那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愧是开国元勋之首。”
徐达:“各位皇上,继光过奖了,都是我大哥领导得好,我就是按照大哥吩咐做事。”
朱元璋:“天德,你别谦虚,没有你们这些兄弟,哪有我朱元璋的今天,更没有这大明江山。”
陈友谅:“啧啧啧,老朱,你手下确实厉害,我当年要是也有这样的能人,说不定这天下就是我的了。”
朱元璋:“哈哈,友谅,这天下可不是光靠能人就能得的,还得看有没有那个命。”
朱佑樘:“太祖爷大封功臣,对稳定大明初期的局势肯定起了很大作用吧。”
朱元璋:“那是当然,这些功臣为大明出生入死,我肯定不能亏待他们,只有他们安心了,这江山才能稳。”
于谦:“洪武皇上这做法,太明智了,让天下人都看到了大明的公正和仁义。”
秦良玉:“是啊,这么厚待功臣,也能激励后来的将士们为国家拼命效力。”
戚继光:“没错,我们这些后来的将领,都把这些前辈当榜样呢。”
陈友谅:“然而我听说老朱晚年把功臣杀了不少,不然哪有朱棣什么事儿。”
朱棣:“……”
朱元璋:“陈友谅,你说啥呢?信不信我揍你(怒气表情包)”
朱厚照:“陈友谅精准踩雷啊,哈哈哈。”
陈友谅被朱元璋禁言十分钟……
马秀英:“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啷个样儿,且听下回分解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