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小戚,别理他们,接着讲讲你咋报效朝廷的。”
戚继光:“@徐达 徐元帅,1544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三年,我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了登州卫指挥佥事,这一年我才17岁。”
朱元璋:“你们瞧瞧,瞧瞧。戚将军17岁就开始报效朝廷,你们呢?有的玩蟋蟀,有的养老虎,有的修道,还有的一门心思做木工,甚至还闹出个国本之争,更有甚者喜欢上了万奶妈子,你们可真有出息啊。难怪咱大明才276年,就毁在你们这些后辈手里。”
群里一下子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朱元璋:“@戚继光 你接着说吧。”
戚继光:“好的,太祖皇上。”
戚继光:“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我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那时候,山东沿海一带老是遭到倭寇烧杀抢掠,我心里那叫一个气啊,就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朱允炆:“啥是倭寇?”
朱厚照:“建文帝,倭寇就是日本的武士、浪人,再加上咱们沿海一些海盗凑一块儿组成的队伍。”
朱允炆:“原来如此。”
秦良玉:“当年我光忙着打内战了,还没跟倭寇交过手呢。”
马秀英:“要是妹子你和小戚联手,估计这事儿就好解决了吧?”
秦良玉:“@马秀英 谢谢孝慈高皇后,我可没那本事。”
戚继光:“是呀,@马秀英 孝慈高皇后,您太抬举我们了,我们可没那能耐。”
徐达:“@马秀英 大嫂,可别忘了还有我呀。”
马秀英:“@秦良玉 @戚继光 你们俩太谦虚了,我相信你们行的。不过,这事儿还得看朝廷,看当时皇上咋决策,不然光靠各位将军元帅可不行。”
马秀英:“@徐达 天德,大嫂咋会忘了你呢。”
朱元璋:“你们太奶奶说得对,想彻底铲除倭患,光有将军元帅可不够,还得朝廷决策给力才行。”
朱祁镇:“可惜啊,倭寇到隔壁清朝的时候居然没了。”
朱祁钰:“@朱祁镇 咋,你还想一直有啊?不过当时日本国内重新调整部署,咱这边清朝也有相应安排,所以倭寇就没了。”
朱元璋:“咋聊着聊着扯到隔壁去了?谁起的头?”
朱祁钰:“留学生起的头。”
朱祁镇:“不对,是建文帝打岔。”
朱厚照:“@朱祁镇 太祖爷说的是起头,不是打岔。”
秦良玉:“@戚继光 戚大哥,接着说吧。”
戚继光:“好嘞,妹子@秦良玉 。”
戚继光:“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我承蒙张居正推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我又被调到浙江当都司佥事,还兼任参将,负责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朱元璋:“好啊,一路高升,看来你是真有本事。”
秦良玉:“是呀,戚大哥真的超厉害,良玉佩服。”
戚继光:“多谢@朱元璋 太祖皇上,@秦良玉 妹子夸奖,这也多亏各位大人赏识。”
马秀英:“戚将军真不错,好了,明天接着讲讲你到浙江后的事儿吧@戚继光 。”
戚继光:“好的,孝慈高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