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中常侍毕岚的友谊(2 / 2)

招募青壮组建操练。

待步骑训练成熟,日后协同作战,还需多靠常侍指点调度,我只管率骑兵在外袭扰破敌便是。”

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 “不求多兵、只求精兵” 的态度,又将招募与统领权交给了毕岚。

既给足了监军面子,又彻底打消了对方的顾虑。

一个只愿补充少量骑兵、不愿染指步兵的将领。

显然没有经营一方、拥兵自重的野心。

毕岚闻言,果然双眼一亮,连连点头称是:“骑都尉所言极是!

兵贵精不贵多,游击作战确实无需过多步卒。

征兵之事,便交给咱家来办,定能为你选拔出一支精锐,日后助你荡平乌桓!”

说到这里,他心中彻底放下了大石。

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探查何方是否有趁机扩军的野望。

如今看来,这位骑都尉不仅有勇有谋,还懂得审时度势、收敛锋芒,完全没有逾越本分的想法,倒是让他省心不少。

看着毕岚释然的神情,何方心中冷笑。

皇帝若真放心让他大肆征兵,便不会只封一个骑都尉,至少也得给个节钺。

或是假校尉、中郎将的权限,让他有节制一方军政的法理依据。

世间哪有骑都尉这般秩级,却统领步骑数千的道理?

皇帝许他募兵,不过是以塞天下之口,实际上就是允许冀州豪强们出钱出力去打乌桓。

既让他有足够兵力对抗乌桓,也为了试探他的反应。

同时,不花一分钱,又养了几千兵......等战后直接解散就是。

那些冀州豪强们,不就各回各家了。

若何方真敢足额招募兵马,甚至妄图染指统领权,恐怕用不了多久,雒阳那边的猜忌便会接踵而至。

届时别说建功立业,能不能保住现有的兵权都难说了。

甚至毕岚,都有可能忽然掏出一个天子密诏......

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顺水推舟,只取自己需要的骑兵,将征兵这块 “烫手山芋” 交给毕岚。

而且他本来就是撺掇崔琰和周崇去做的。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游击作战的需求可以建功立业,又向皇帝和毕岚表明了忠心。

同时还能借助毕岚的身份筹措粮草、安抚民心,可谓一举三得。

“叮!宿主与毕岚相处融洽,成功说服其认同作战方略、打消其疑心,智力 + 1,政治 + 3!

当前智力90,政治63。”

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提示音,何方心中微动,这次奖励委实不低。

“时候不早了,甘陵国那边,还要咱家去一趟。

好协调征兵、粮草诸事!”

毕岚起身整理了一下官服。

“常侍慢行!”

何方快步上前,顺势扶住毕岚的胳膊,动作自然亲昵。

翻手之间,一颗鸽蛋大小的夜明珠已悄然塞入毕岚掌心。

那珠子莹润光洁,即便在帐内白日天光下,也泛着淡淡的柔光,一看便知是价值不菲的珍品。

“这…… 骑都尉是何意?”

毕岚手腕微顿,不动声色地将夜明珠拢入袖中。

脸上却露出几分故作诧异的神色,语气带着一丝试探。

何方面色肃然:“人常言常侍误国,然乌桓贼寇冀州,各县长史多有逃脱者。

而毕常侍身为中枢重臣,却甘冒风险,于前线奔走。

如此可知人言大谬啊!

某愿与常侍携手,报效国家,安定一方,还望常侍莫要嫌弃才是。”

这话言下之意就是要结盟了......再不济也是加深关系。

毕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脸上的诧异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的笑意:“骑都尉有心了。

你我皆是为了国家,日后定当齐心协力。

骑都尉拳拳之心,某定会告知圣上。”

这个也就是回应何方了。

“有劳常侍!” 何方连忙拱手致谢。

......

看着毕岚的车马远去,何方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这颗夜明珠虽贵重,却换来了毕岚的友谊,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无论什么时候,光有勇有谋不够,还需懂得经营人脉、拉拢关键人物,才能走得更远。

正所谓什么是政治?

就是分配好资源,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哟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