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清河聂氏(2 / 2)

太史慈拿着羊皮和笔墨,开始逐一登记信息。

为首的精壮汉子走上前,朗声道:“某叫张汛,并州雁门郡人氏。”

太史慈抬眼问道:“既是并州人,怎会辗转到了甘陵国?”

张汛解释道:“某家本姓聂,是昔年马邑之谋的聂壹后人。

因祖上避祸,才改姓张,世居雁门。

近些年鲜卑屡屡侵袭,云中、雁门等郡残破,族人四散流离。

族中长辈商议,欲迁徙回内地,清河郡有聂氏一支旁亲,素来与我雁门聂氏有来往,是以举族迁来此处投奔。”

他说得非常细致,自然生怕被当成奸细。

话音刚落,旁边几个汉子便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史君,我等皆是清河聂氏族人,可为张兄作保!”

太史慈还要再问,何方恰巧走了过来,看了眼张汛道:“登记吧,雁门张汛,我听说过。”

张汛猛地瞪大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司马……司马听说过小人?”

何方点点头,笑道:“我素来敬重侠义勇猛之士,你在雁门素有骁名,善骑射、敢战阵,我自然知晓。

不仅是你,你那位弟弟张辽,少年勇武,胆识过人,我也早有耳闻。”

“啊?!”

张汛惊得后退半步,嘴巴张得能塞进拳头。

他不过是边疆一个稍有声名的族中子弟,竟能被大将军从子、如今领兵驰援的何司马知晓,甚至连弟弟张辽的名字都听过,这份震撼......难以言表。

就好像后世山西朔城区大夫庄的派出所所长,见到了全国总司令的侄子,一个正担任独立团团长的大人物。

对方居然听过他和他弟弟的名字?!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雄壮汉子忍不住跳了出来。

此人身材魁梧,满脸憨直,高声问道:“那……那司马认得某吗?某也很能打的!”

何方瞅了他一眼,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系统图鉴的信息。

武力还不错,有83,但智力比较低,只有 32。

在系统的归类里属于愣头青区(30-39):“脑子转得比蜗牛慢,还爱瞎冲动”。

他忍不住哈哈笑道:“自然听说过!你是牛盖吧?”

“是某,是某,正是某!”汉子震惊的连连点头:“正是某啊!”

“哈哈哈!”何方笑得更欢,“清河一头牛,不撞南墙不回头。

听说你为了救乡邻,单枪匹马追着十几个山贼跑了一百四十里,硬是把贼人的马都累死了,人赃也夺了回来。”

“嘿嘿嘿,嘿嘿嘿!”牛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

“他哪里是为了救乡邻,是为了救心仪的小娘!”人群中,有人鼓噪道。

“哈哈哈哈!”

营寨里顿时爆发出阵阵大笑,气氛愈发热烈。

何方问道:“后来成了么?”

牛盖的脸耷拉了下来:“没有,小芳倒是欢喜某,就是她阿翁嫌某吃的多。”

......

月色如霜,何方躺在一张皮毛上。

虽然已经闭上了双眼,但一时却是难以入眠。

张汛、牛盖等人的投奔,又给他增加了五点的名声,目前已经达到了338。

名声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不然的话,张汛等人怎么会投奔他。

无论张汛也好,牛盖也好,在历史上留的事迹都不多,但个人勇武都不差。

做个亲兵突将,没有一点毛病。

当然,何方思考的不是这个,他思考的是,接下来怎么打?

后面还以麹义为先锋,他带着本曲打打顺风仗,还是自己打打硬仗......

忽地一拍脑袋,我这是怎么了?

没苦硬吃?

还真想当个武将啊!

想通了这一点,他就舒适多了,稍稍活动了一下身子。

“清河聂氏,嗯,都有点想小翠了,也不知道那一发,到底怀上没。

还有清河聂氏,记得前世看过一本书,清河聂氏是四大仙门世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