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出发剿贼(1 / 2)

对于雷公的要求,何方慨然答应:“好的,颜华!”

何方话音刚落,雷公却愣在原地,嘴角微微抽搐。

你明明都说好的了,咋还叫某颜华呢。

这屯长瞧着年纪不大,记性也不怎么靠谱。

他忍不住看向一旁的高岳,眼神里满是这就是你吹成神的帮主?

高岳立刻拍着胸脯,语气笃定:“雷公兄弟,你可别小看我们何帮主!

他向来神机妙算,天下无双,上次预判凉州必败,凉州果然就败了。

这本事可不是吹的!”

雷公连连点头,只是神色愈发古怪。

嘴上应着,心里却仍犯嘀咕,可转念一想,纠结这些也无用,便干脆压下疑虑,将司隶山寨的底细一五一十报了出来:“司隶那厮看着人多,寨子里拢共一千多号人。

可大多是老弱妇孺和抓来的流民,真有战力的不过四百出头。

平日里他只留一百多人守寨,出去劫掠也就带三百人。

兵器多是锈刀钝矛,甲胄更是没几件。”

说着,他又在地形图上圈出几处:“这是山寨的水源,在山涧下游,只要断了水源,寨子里撑不过三日;

这是后山的小路,只能容一人过,是司隶的逃生道,他要是败了,十有八九会从这儿跑......”

何方听得仔细,不时点头,待雷公说完,便起身道:“你说的这些,我会派人核实。

记住,若是敢耍花样,你和你那几十号弟兄,可没好果子吃。”

颜华心头一凛,连忙道:“何帮主放心,某只求拿下司隶,分些缴获,绝不敢耍诈!”

说罢,便躬身告辞,脚步匆匆地出了总堂。

颜华刚走,严干便大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责备:“何老弟!

你早知道幽州要乱,怎么不先跟我们通个气?

前几天袁绍带着甄俨连夜去见了大将军,如今在朝中风头正劲,某等这边倒落了后手。”

“我也是胡乱推测,当不得真。”

何方无奈解释,“上次吴匡和甄俨来任命我为屯长,闲聊时说起幽州局势,我便顺嘴提了句‘恐有乱事’。

后来和曹操喝酒,也是高谈阔论时随口一说,吹牛来着。

哪成想他们真当回事,还连夜去见了大将军。”

严干听了,一时也语塞。

实际上,何方并非郑达一系,而且此次升职还是吴匡举荐,和郑达没什么交情。

先前他曾劝郑达提拔何方,可郑达总说何方预判凉州之事是 “恰巧命中”。

连如今幽州可能叛乱,郑达都觉得是 “张纯张举无兵无权,翻不起大浪”,根本没放在心上。

毕竟,两个人一个人是前中山相,一个是前泰山郡守。

另外,在幽州,渔阳张家只能算是比较强的三流世家,在渔阳郡可称冠望。

但拿到幽州一州来说,就算不得什么了。

幽州真正的大家族是公孙氏,一州之冠,世代都有两千石,可以说把渔阳张家压得死死的。

“上次凉州之事,不会也是和我吹牛吧?”

严干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

何方摇摇头,道:“那个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不需要吹牛。”

“罢了,罢了,大将军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兵曹该操心的。”

严干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听说你要去剿邙山山贼?

算某一个。

近来在府里待着也闷,正好去练练手。”

何方微微一笑,道:“干兄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呢。”

严干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得请某喝好酒才行!”

“哈哈哈,都准备好了,这些是给郑君的,这些是干兄的!”

何方也是哈哈大笑。

当下,何方、李义、严干、鲍出等人围着地形图商议起来。

最终定下调五百人参与围剿,四百帮众扮作行商和奴仆,牵着一百辆马车。

车上大半装着茅草、布匹、粮食等 “货物”,另一半则藏着甲胄、环首刀和长矛。

剩下一百人穿着甲胄,挎着弩箭,对外宣称是 “护送商队的护卫”,免得沿途关卡起疑。

一百名士卒的调动,严干作为大将军府的兵曹,这就是他的权力,郑达那边便能拍板。

这也是何方准备好给两人礼物的原因。

关系好归关系好,该送的也不能少。

李义留守津口,许定那一屯留下来压阵,接近90的武力也是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如果解决不了,李义还可以从官面上解决。

出发的人众中,以何方、严干、鲍出为首。

许褚、凌操、何玄、高超、高岳等人随行。

“我这就回大将军府去办,明日一早准能拿回来。”

商议妥当,严干便起身离去。

当然,顺路还有几个帮众抬着礼物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