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政风波(2 / 2)

他顿了顿,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殿外持戟而立的玄甲禁军身上。

“朕的刀,刚刚饮过袁绍、曹操的血,不介意再磨亮一些!”

“臣等遵旨!”以戏志才、郭嘉为首的新政派官员齐声应诺,声震屋瓦。保守派们则面如死灰,再不敢多言一句。

朝会在一片压抑的气氛中结束。新政,带着皇帝的绝对意志,如同不可阻挡的洪流,开始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蔓延。

退朝后,刘昊留下戏志才和郭嘉,在御书房议事。

戏志才咳嗽了几声,脸上露出一丝疲惫:“陛下,今日虽强行压下了反对之声,但阻力恐怕不会消失,只会转入暗中。尤其是清丈田亩和抑制兼并,触动利益最深,地方上的反弹……恐怕会非常激烈。”

郭嘉倒是显得轻松一些,呷了一口内侍奉上的热茶,道:“意料之中。不过,陛下今日表明了态度,足以让大多数人掂量掂量。接下来,关键是选好推行新政的干吏,尤其是各郡县的‘考课使’,这些人必须清廉能干,且要有铁腕。”

刘昊点了点头:“人选由你二人会同吏部慎重拟定。记住,宁可缺,不可滥。另外……”他目光微冷,“朕会让影卫盯着各地,尤其是那些跳得最欢的。朕倒要看看,是谁敢第一个撞到刀口上。”

正说着,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影卫指挥使求见。

“陛下,冀州清河郡急报!”

刘昊心中一凛,难道是那伙打着袁氏旗号的溃兵又闹出了大动静?“讲。”

影卫指挥使呈上一份密报,语气凝重:“陛下,并非溃兵之事。是……关于新政的。清河崔氏、李氏族长,联合郡内十余家豪强,拒不配合清丈田亩,并煽动部分佃农,围堵了郡守府!声称新朝暴政,要与官府讨个说法!清河太守弹压不住,请求朝廷支援!”

“什么?!”戏志才和郭嘉同时变色。他们预料到会有阻力,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激烈!而且还是发生在清河郡——李太常的老家!

刘昊猛地站起身,脸上笼罩着一层寒霜。他还没去找那伙溃兵的麻烦,这些地头蛇反倒先跳出来了!而且手段如此刁毒,竟然煽动百姓!

“好,很好!”刘昊怒极反笑,“朕正愁杀鸡儆猴,找不到那只够分量的鸡!清河崔、李?真是自己送上门来了!”

他看向戏志才和郭嘉:“新政第一刀,就从这清河郡开始!朕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朕的刀快!”

“熊山!”刘昊沉声喝道。

“末将在!”一直在殿外值守的熊山立刻大步走了进来,甲胄铿锵。

“点齐一千禁军精锐,随朕出巡!”刘昊的声音带着凛冽的杀意,“朕要亲赴清河,看看这帮蠹虫,有多大能耐!”

戏志才急忙劝阻:“陛下!万乘之躯,岂可轻涉险地?区区地方豪强,派一员大将即可平定!”

郭嘉也道:“陛下,此事或许另有蹊跷,溃兵未平,豪强又起,时间太过巧合……”

刘昊一摆手,打断他们:“正因蹊跷,朕才更要亲自去!朕要让天下人都看清楚,阻挠新政、对抗朝廷,是什么下场!不必多言,即刻准备!”

说完,刘昊大步向外走去,龙行虎步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决绝。

熊山兴奋地摩拳擦掌,咧开大嘴:“嘿嘿,总算有仗打了!在京城都快憋出鸟来了!陛下,俺这就去点兵!”

看着刘昊和熊山离去的背影,戏志才和郭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陛下此举,固然能彰显决心,震慑宵小,但也无疑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这新政风波的第一把火,竟然就要由皇帝亲自去扑灭了吗?

而更让他们心生隐忧的是,清河郡的这场骚乱,真的只是豪强自发反抗那么简单吗?那伙消失在山中的溃兵,又扮演着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