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98章 赛事落幕:募集大量公益资金

第398章 赛事落幕:募集大量公益资金(1 / 2)

暮色像一层轻柔的纱,缓缓笼罩住这座刚经历过狂欢的乡村。村文化广场上,彩色的旗帜还在晚风里轻轻摇曳,赛道旁的非遗互动补给站已被陆续拆卸,散落的彩色气球被孩子们捡起来攥在手里,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忠犬联盟”的成员们却没有丝毫懈怠,各自忙碌在广场的各个角落,指尖还残留着奔跑后的温热,眼底却满是专注。

陆哲正蹲在物资堆放区,和赵村长一起核对清单,手里的笔在纸上快速勾画:“竹编水杯剩余32个,可降解纸碗还有两箱,太阳能帐篷都完好无损,这些都要分类存放,下次赛事还能复用。”赵村长戴着老花镜,逐一清点着物资,嘴里念念有词:“没错没错,志愿者们都仔细检查过了,破损的只有三个纸碗,已经按可回收垃圾分类收好了。”

不远处,陈曦坐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后,面前堆着厚厚的一沓跑者反馈问卷。她逐页翻阅,时而在纸上圈点,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问卷上,“非遗互动很有意义”“补给新鲜又健康”“乡村风景太美了”的评价占了绝大多数,也有跑者提出“希望增加赛道指示牌”“亲子路线可以再延长一点”的建议,陈曦都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准备后续纳入改进方案。

沈亦舟则捧着手机,对着直播后台的数据分析笑得合不拢嘴。这次赛事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80万,峰值时在线人数高达15万,直播期间“绿韵非遗”官方账号新增粉丝12万,非遗产品线上订单量较往日增长了300%。“太给力了!”他忍不住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分享,“好多网友留言说下次还要来参加,甚至有人已经开始问明年的赛事时间了。”

就在这时,周教授捧着一份厚厚的报表,脚步略显急促地走到众人面前,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他的衬衫袖口还卷着,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完成最后的统计工作。“大家先停一停,耽误几分钟,公布个好消息。”周教授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陆哲放下手中的清单,陈曦合上笔记本,沈亦舟也收起了手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教授手中的报表上。“经过我们团队和第三方审计机构的初步统计,本次‘绿跑乡村·非遗同行’公益马拉松,共募集公益资金238万元!”

“哇!”“太棒了!”“比预期多了这么多!”欢呼声瞬间在广场上炸开,赵村长激动得搓着双手,沈亦舟甚至跳了起来,陈曦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下意识地抬手擦了擦眼角。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最初150万元的预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换来的惊喜。

周教授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这笔资金的构成很清晰,其中报名费捐赠部分58万元,企业现金赞助120万元,社会公开捐赠60万元。每一笔钱都有明确的记录,大家可以放心。”沈亦舟立刻掏出手机,将这个喜讯同步到“绿韵非遗”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配文:“每一步奔跑都有温度,每一份善意都有回响,感谢每一位为爱助力的你!238万元公益资金,将全部用于乡村绿色发展与教育事业,我们一定不负信任,砥砺前行!”

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响应,评论区瞬间被“恭喜恭喜”“实至名归”“支持公益”的留言刷屏。短短半小时,这条动态的转发量就突破了5万,点赞量高达20万。

这238万元的背后,是无数份温暖的善意汇聚。赛事报名通道开启后,报名系统特意设置了“额外捐赠”选项,没想到得到了跑者们的积极响应。有人捐出50元,备注“希望孩子们能多读到环保书籍”;有人捐出200元,留言“支持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还有跑者直接捐出了等额的报名费,备注“为公益多尽一份力”。据统计,共有860名跑者参与了额外捐赠,累计金额达18万元。

爱心企业的支持更是给力。一家深耕环保领域多年的科技公司,不仅一次性捐赠50万元现金,还主动提出后续将为乡村环保图书馆捐赠价值20万元的环保科普设备,包括智能垃圾分类演示仪、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等;本地的农产品企业也不甘落后,除了赞助赛事补给,还捐赠了15万元现金,承诺后续将与“绿韵非遗”合作,开发更多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有3家文旅企业联合捐赠35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文旅基础设施升级。

社会公开捐赠通道的表现同样令人感动。自通道开启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额捐款,金额从10元到1万元不等,累计捐款人数超过3000人。其中最多的一笔来自一位匿名网友,一次性捐赠10万元,留言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看好‘非遗+绿色’的未来,为乡村振兴加油。”周教授特意提到:“还有很多网友在捐赠时留下了鼓励的话,这些话语和资金一样珍贵,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

周教授翻开报表,逐一详细介绍资金分配方案:“这238万元,我们将严格按照赛前公布的方案执行,绝不挪作他用。其中150万元用于乡村绿色教育公益项目,具体分配如下:80万元用于建设乡村环保图书馆,包括场地改造、书籍采购、阅览设备添置等;40万元用于开展非遗环保课堂和捐赠绿色教具,我们会组织非遗匠人、环保专家编写专属教材,为周边3所乡村学校捐赠竹编手工教具、有机种植实验套装等;30万元用于资助乡村学生的生态研学活动,每年组织两期,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非遗工坊,实地感受绿色发展的魅力。”

“剩余的88万元,将全部投入乡村文旅基础设施升级。”周教授的手指在报表上滑动,“其中30万元用于完善赛道沿线的垃圾分类站和休息驿站,新增15个分类垃圾桶,升级5个休息驿站,配备太阳能充电设备和饮用水补给点;38万元用于非遗工坊的体验区改造,扩大竹编、羌绣工坊的体验空间,添置更多体验工具,让游客能更好地感受非遗工艺;20万元用于乡村主干道的绿化和标识系统升级,进一步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

他特意加重语气强调:“所有善款的使用,我们都会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全程监督,每一笔支出都会详细记录,按月在官方平台公示,确保公开透明,接受所有捐赠者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大家随时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渠道查询善款使用情况,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我们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