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86章 布局绿色产业:大佬主导,全员配合

第386章 布局绿色产业:大佬主导,全员配合(1 / 2)

“绿色非遗”项目的初步成功,让“忠犬联盟”看到了绿色产业的巨大潜力。单纯的产品创新和线路打造只是起点,要让绿色发展扎根乡村、形成长效产业生态,必须进行系统性布局。为此,周教授作为联盟“定海神针”,牵头制定了《乡村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以“生态优先、非遗赋能、全员参与、长效共赢”为核心,从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发力,开启了一场全员配合、多点开花的绿色产业布局。

大佬掌舵:制定科学规划,锚定发展方向

周教授深知,绿色产业布局不是盲目扩张,而是要结合乡村实际、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划。他闭门三天,查阅了大量绿色经济、乡村振兴、非遗传承相关资料,又召集联盟成员和村民代表开了五场座谈会,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这份涵盖“三大板块、五大举措”的发展规划。

“三大板块”即绿色生产、绿色文旅、绿色农创,分别对应非遗产业的低碳升级、乡村旅游的生态转型和农产品的绿色增值;“五大举措”包括原材料基地建设、环保技术引进、品牌体系打造、人才培养计划和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要先建一个绿色原材料供应基地,从源头保证非遗手作和农产品的生态属性。”周教授在规划解读会上说道,“竹编工坊需要的竹材,要采用可持续培育模式,定期补种、科学采伐;羌绣需要的丝线和布料,要对接环保面料厂家,优先选用有机棉、天然麻等材料;农产品则要打造绿色种植基地,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他还强调了技术引进的重要性:“我们要引进更多低碳环保技术,比如竹材深加工技术、农产品保鲜技术、废水废气处理技术,让每个环节都符合绿色标准。同时,要建立品牌体系,注册‘绿韵非遗’集体商标,统一产品标准、包装设计和宣传口径,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

对于人才培养和利益联结机制,周教授提出:“要定期开展绿色生产、环保知识、电商运营培训,让村民都成为绿色产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还要建立‘联盟+工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村民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文旅服务等环节都能获得稳定收入,让绿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村。”

陈曦看着规划方案,由衷赞叹:“周教授的规划既高屋建瓴,又贴合实际,为我们的绿色产业布局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规划,分工协作,稳步推进。”

赵村长也说道:“有了这份规划,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村里一定全力配合,动员村民参与进来,把绿色产业做起来。”

全员分工:各司其职,筑牢产业根基

规划确定后,“忠犬联盟”成员立刻按照各自专长,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了“大佬掌舵、骨干冲锋、村民参与”的高效推进格局。

原材料基地建设:赵村长牵头,夯实源头基础

赵村长对村里的土地、资源情况了如指掌,由他负责绿色原材料基地建设再合适不过。他首先划分了三大基地:竹材培育基地、绿色种植基地和环保面料供应基地。

竹材培育基地选址在村后的荒山坡,赵村长组织村民清理杂草、补种竹苗,还邀请了林业专家前来指导,采用“科学采伐+定期补种”的可持续模式,确保竹材供应源源不断且不破坏生态。“以前我们砍竹材没有规划,有的地方砍得多、长得少,慢慢就荒了。现在有了专家指导,每年采伐多少、补种多少都有标准,既能保证工坊用料,又能保护山林。”赵村长说道。

绿色种植基地则整合了村里的闲置土地,划分成蔬菜区、水果区、杂粮区,组织村民采用生态种植方式,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用生物防治替代农药。苏医生主动加入,负责指导村民制作有机肥、识别病虫害,还编写了《绿色种植手册》,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口感更好、更健康,游客也更愿意买。”种植基地的村民张大妈说道,她种的西红柿刚成熟,就被村里的生态餐厅和游客抢购一空。

环保面料供应基地则采用“村企合作”模式,赵村长对接了几家生产有机棉、天然麻的厂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保羌绣工坊的原材料环保安全。同时,他还鼓励村里的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种植苎麻、棉花等作物,既能增加收入,又能为工坊提供部分原材料。

生产技术升级:林砚舟牵头,赋能低碳制造

林砚舟负责生产技术升级,重点围绕三大非遗工坊的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同时研发绿色新产品。

他首先对三大工坊的生产流程进行了优化,引入了“精益生产”理念,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竹编工坊新增了竹材边角料深加工设备,将以前无法利用的细小边角料加工成竹纤维,用于制作竹纤维毛巾、竹纤维纸巾等产品;漆艺工坊引进了低温烘干技术,既节省能源,又能提升漆艺产品的质量;羌绣工坊则采用了数码印花技术,替代部分手工刺绣,减少丝线浪费,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林砚舟还对接了高校科研团队,联合研发绿色非遗新产品。比如,将竹纤维与羌绣结合,开发出透气舒适的羌绣竹纤维床上用品;将环保漆料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适合年轻人的个性化漆艺家居饰品。“技术升级不仅能让产品更环保、更时尚,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让我们的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林砚舟说道。

品牌打造与推广:沈亦舟牵头,提升市场影响力

沈亦舟作为联盟的“流量担当”,负责“绿韵非遗”品牌的打造与推广。他首先设计了品牌LoGo,以绿色为主色调,融入竹编、羌绣、漆艺的核心元素,象征着非遗文化与绿色生态的深度融合。

在包装设计上,沈亦舟坚持“环保简约”理念,采用可降解的牛皮纸、竹纤维纸作为包装材料,上面印有品牌LoGo、绿色认证标识和产品的环保理念,既美观又环保。“现在的年轻人都注重环保,简约环保的包装不仅能吸引他们,还能传递我们的品牌理念。”沈亦舟说道。

推广方面,沈亦舟制定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推广策略。线上,他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平台等渠道,详细介绍“绿韵非遗”品牌的绿色理念、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还邀请了环保博主、文旅达人前来体验、直播带货;线下,他组织参加了绿色产业博览会、非遗博览会等展会,设立“绿韵非遗”展区,展示绿色非遗产品和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成果。

此外,沈亦舟还发起了“绿色生活,非遗同行”公益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非遗手作体验、绿色种植等活动,通过实际行动传播绿色理念。活动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绿韵非遗”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