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结尾,银幕上出现了现实中帮扶对象的现状:坪寨村的工坊规模不断扩大,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手作作品,不少作品在线上售卖;青溪村的年轻传承人带着漆艺作品参加国际展会,让中国漆艺走向世界。这些真实的画面,让放映厅里的掌声经久不息。
映后交流:传递温暖,共话未来
电影放映结束后,映后交流环节正式开始。主持人邀请“忠犬联盟”、演员代表、帮扶对象代表上台分享感受。
王大姐拿着话筒,声音有些哽咽:“电影里的故事,都是我们真实经历过的。以前我是个只能在家带孩子的留守妈妈,是‘曦·承非遗’给了我机会,让我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让我的家庭团圆。现在,我们的工坊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这都是大家帮助的结果。”她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们,谢谢这部电影,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故事。”
李阿公看着台下的观众,语重心长地说:“我做漆艺五十多年,最担心的就是手艺失传。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学漆艺,我的手艺有救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救了。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让更多年轻人关注非遗、热爱非遗,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
小敏在苏医生的鼓励下,走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喜欢编竹编,编竹编让我很开心,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谢谢苏医生,谢谢陈姐姐,谢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以后会编更多好看的竹编,让更多人喜欢非遗手作。”孩子稚嫩的声音,让现场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江澈作为演员代表发言:“这部电影让我明白,真正的光芒,不是明星的光环,而是平凡人在困境中坚守与努力的光芒。希望大家看完电影后,能多关注非遗文化,多支持非遗公益,让更多像王大姐、小敏、李阿公这样的人,能通过非遗改变生活,实现梦想。”
陈曦最后发言,她看着台上的帮扶对象,看着身边的伙伴们,看着台下的观众,眼中满是坚定:“《指尖的光芒》首映不是结束,而是非遗公益传播的新起点。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初心,扩大非遗扶贫工坊规模,升级非遗疗愈课程,培养更多年轻传承人,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让公益的温暖传递四方。也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成为非遗传承与公益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让平凡的生命绽放不平凡的光芒。”
映后交流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走到帮扶对象身边,与他们合影留念,购买他们的手作作品。一位观众激动地说:“这部电影太感人了,我第一次这么深入地了解非遗公益。以后我会多多支持非遗产品,也会加入公益志愿者的行列,为非遗传承出一份力。”
尾声:光影不散,温暖永续
首映礼结束时,夜色已深。帮扶对象们捧着观众购买手作的收入,脸上满是喜悦;演员们与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约定以后常联系;“忠犬联盟”团队则在规划着后续的公益行动,让电影的温暖主题持续传递。
《指尖的光芒》首映礼,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没有耀眼的星光,却有着最动人的光芒。它让帮扶对象成为了焦点,让真实的故事打动了人心,让非遗公益的理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随着电影在全国公映,越来越多的人将走进影院,感受非遗的温度、公益的力量、平凡人的光芒。而“忠犬联盟”的六人,也将带着电影传递的初心与使命,在“文明互鉴·世界共享”的征程中,继续前行,让非遗之美、公益之力,温暖更多人的心灵,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