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医生温柔地说:“非遗不仅是手艺,更是有温度、有治愈力的。下一年度,我会带着这份温度,把非遗疗愈项目做好,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同时也会关注大家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在追梦的路上,始终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陈曦看着大家,眼里满是感动与坚定:“谢谢大家的坚守与付出。我们之所以能从绝境中重生,走到今天,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初心和使命。下一年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大家纷纷点头,心中的共识愈发坚定:他们不是在完成一份工作,而是在守护一份文化,传递一份温暖,实现一份价值。这份共识,将成为他们前行路上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行动启动:即刻出发,奔赴目标
共识凝聚完毕,团队没有丝毫迟疑,立刻投入到行动中。会议室里的讨论声变成了电话沟通声、方案撰写声,每个人都以饱满的热情,开启了下一年度的征程。
沈亦舟当天下午就带队出发,前往二线城市考察体验店选址;林砚舟联系了蜀绣传承人李姐,约定第二天见面讨论智能温控围巾的纹样设计;苏医生整理好扶贫工坊的考察资料,计划周末就出发实地调研;赵村长则开始梳理竹编课程的内容框架,为线上传承课堂做准备;周教授拨通了合作伙伴的电话,沟通产业联盟的搭建细节;陈曦则在整理团队成员的“情感小目标”,为后续的团队关怀和家庭开放日做规划。
专属空间里,处处都是忙碌而有序的身影。工坊里,传承人们正在赶制最新的产品订单;办公室里,团队成员们在电脑前认真撰写方案、沟通工作;庭院里,赵村长带着几个年轻传承人,在练习竹编基础工艺。每个人都朝着共同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启动会上,陈曦特意将那本纪念册放在会议室的显眼位置,让大家在忙碌之余,总能看到那些一起奋斗的时光印记。“这本纪念册记录了我们的过去,而我们的未来,需要用行动去书写。”陈曦的话,激励着每个人奋勇前行。
尾声:同心同行,未来可期
夕阳西下,专属空间的竹编灯笼亮起暖黄的光。忙碌了一天的团队成员们,围坐在庭院里,简单地吃着晚饭,分享着当天的工作进展。
“我今天联系了三家跨境电商平台,他们都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已经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沈亦舟兴奋地分享道。
“我和李姐沟通得很顺利,她很认可智能温控的思路,我们已经确定了三个备选纹样。”林砚舟说道。
“我整理好了扶贫工坊的考察问卷,下周去实地调研时,就能全面了解当地的情况了。”苏医生补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收获与喜悦,也交流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遇到难题时,有人主动出谋划策;感到疲惫时,有人送上温暖的鼓励。庭院里的竹编风铃轻轻作响,像是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陈曦看着身边充满斗志与温情的伙伴们,心里满是踏实与期待。她知道,下一年度的征程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市场的挑战、技术的瓶颈、未知的困难,但她更相信,只要他们同心同行、初心不改,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实现那些看似遥远的目标。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曦·承非遗”的团队成员们,带着共同的目标与信念,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将用匠心守护非遗,用科技赋能传承,用爱心传递温暖,在事业、公益、感情的道路上,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一起收获属于他们的荣光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