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332章 科技公司新突破:研发新产品

第332章 科技公司新突破:研发新产品(1 / 2)

深秋的专属空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国内顶尖智能科技公司“智创科技”的研发总监李伟。他带着一份合作计划书,推开了展厅的大门,目光落在竹编光影灯上时,眼里满是惊叹:“陈总,我们想和你们合作,用科技为非遗赋能,研发一批智能非遗新产品。”

这番话让陈曦和团队既惊喜又忐忑。非遗重匠心传承,科技重创新突破,两者看似遥远,却藏着无限可能。经过三天的深入研讨,双方正式敲定合作。一场非遗匠心与前沿科技的碰撞,就此拉开序幕,一系列融合智能科技的非遗新产品,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逐渐成型。

初次对接:碰撞出的创新火花

合作启动会设在专属空间的会议室,桌上整齐摆放着竹编样品、漆器纹样和智能模块,一边是承载千年文化的传统工艺,一边是代表未来的科技元件,奇妙的组合充满了张力。

李伟率先抛出了核心思路:“我们不想用科技掩盖非遗的温度,而是做‘加法’。比如让竹编灯具实现智能控光,让漆器摆件拥有互动功能,让非遗既能保留匠心,又能适配现代智能生活。”他说着,拿出一款微型智能芯片,“这种芯片体积小、功耗低,能嵌入竹编、漆器等产品中,不破坏原有工艺。”

赵村长拿着芯片反复打量,眉头微蹙:“这玩意儿这么小,往竹编里装,会不会影响编织的稳固性?”李伟立刻现场演示,将芯片嵌入提前准备的竹编小框架中,框架依旧能灵活弯折,丝毫不受影响。赵村长这才放下心来,还提议:“可以把芯片藏在竹编的接口处,用竹丝巧妙固定,既隐蔽又不破坏纹路。”

林砚舟则关注纹样与科技的融合。他指着晕染云纹设计稿:“如果能让智能灯光根据纹样变化色彩,效果肯定很棒。”智创科技的工程师立刻接上话:“我们可以研发配套App,用户能自定义灯光颜色和明暗,还能让灯光跟着音乐节奏,顺着云纹流动。”

沈亦舟眼睛一亮:“那直播时,观众就能远程控制展品灯光,互动感直接拉满!”苏医生也提出设想:“能不能给漆器按摩梳加个智能检测功能,提醒用户头皮健康状况?”

会议室里,想法不断碰撞。从智能控光到互动感应,从健康监测到远程操控,一个个新奇的念头,逐渐勾勒出新产品的雏形。最终,双方确定了三大研发方向:智能竹编光影系统、非遗纹样互动漆器、健康监测非遗文创。

研发攻坚:攻克工艺与科技的难题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工艺适配、功能融合、体验优化,一道道难题接踵而至,团队和智创科技的工程师们,几乎天天泡在工坊和实验室里,反复试验调整。

第一个难题出在智能竹编光影灯的研发上。初期,工程师们将智能灯带嵌入竹编灯罩,通电后却发现灯光被竹丝遮挡严重,光影效果杂乱无章,完全失去了原本的韵味。赵村长看着报废的灯罩,心疼地说:“竹编讲究纹路疏密,灯光得顺着纹路走才行。”

他带着工程师们扎进工坊,手把手教他们辨认竹编的经纬走向。林砚舟则重新设计灯罩纹样,将传统波浪肌理纹调整为渐变式疏密结构,外层疏、内层密,既不影响透光,又能让光影形成层次。经过二十多次调整,他们终于找到最佳方案——将柔性智能灯带沿着竹编经纬线嵌入,配合芯片实现分区控光。当灯光亮起时,竹纹光影均匀投射在墙面,还能通过App切换成海浪、星光等多种模式,效果远超预期。

非遗纹样互动漆器的研发也遇到了瓶颈。团队想让漆器托盘触摸感应后,投射出对应的非遗纹样介绍,但漆器表面光滑,普通感应模块灵敏度太低,触摸后经常没反应。工程师们尝试更换多种模块,都没能解决问题。

陈曦提议:“能不能从漆器工艺入手?”这句话点醒了众人。林砚舟和漆艺传承人合作,在漆器表面绘制纹样时,加入了一层特殊的导电漆,既不破坏漆器的温润质感,又能提升感应灵敏度。他们还将感应区域与纹样巧妙结合,触摸不同纹样,投影就会播放对应的文化故事。比如触摸苗族银饰纹,墙面就会出现银饰锻造的动画短片,让非遗知识的传递更具趣味性。

苏医生主导的健康监测漆器按摩梳,核心难点是传感器的嵌入。梳齿空间狭小,还要保证梳头时的舒适度,普通传感器要么体积太大,要么容易刮伤头皮。智创科技的团队专门定制了微型柔性传感器,贴合梳齿内侧,表面覆盖一层防滑耐磨的树脂,既不影响使用,又能精准采集头皮的湿度、敏感度等数据。苏医生则牵头编写数据分析算法,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芯片传输到App,为用户生成个性化头皮护理建议。

周教授全程跟进研发,还特意整理了各非遗技艺的文化背景资料,确保科技功能能准确传递非遗内涵。他反复强调:“科技是手段,非遗才是核心,不能本末倒置。”

样品诞生:非遗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历经两个多月的日夜攻坚,三款智能非遗新产品的首批样品终于诞生。当样品摆放在展厅时,所有人都难掩激动。

第一款是智能竹编光影灯。灯架依旧是赵村长手工编织的波浪肌理纹,看似传统的造型,暗藏玄机。沈亦舟用手机点开配套App,轻轻滑动屏幕,灯罩的灯光瞬间从暖黄切换成清冷的蓝光,光影也随之变成了类似极光的效果。他又点击“音乐联动”按钮,随着舒缓的古风音乐响起,灯光顺着竹纹缓缓流动,整个展厅都变得如梦似幻。“以后用户还能上传自己喜欢的音乐,生成专属光影模式。”李伟介绍道。

第二款是非遗纹样互动漆器托盘。朱红色的漆器表面,绘制着晕染云纹与苗族银饰纹的组合纹样。陈曦轻轻触摸云纹,展厅的投影设备立刻启动,墙面投射出蜀绣晕针技法的讲解动画;触摸银饰纹,又切换成苗族银饰的历史故事。托盘底部还隐藏着无线充电模块,将手机放在上面,既能充电,又能同步播放非遗科普视频,实用与趣味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