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医生也没闲着,他提议在展区设置一个“非遗养生小角落”,摆放赵村长编织的竹编养生枕、漆器艾灸盒等展品,还准备了一些用草药制作的香囊,免费分发给参观者。“既宣传了非遗,又能让大家感受到非遗的实用价值。”苏医生一边分装香囊,一边说。
现场保障:细致入微的周全计划
峰会现场的保障工作,由林砚舟统筹,苏医生负责健康相关事宜。林砚舟做事严谨,提前一周就制定了详细的流程表,从展品运输、展区搭建,到人员分工、应急方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展品运输是个大问题。易碎的漆器、精密的智能展品,都需要特殊包装。林砚舟特意联系了专业的物流团队,定制了防震泡沫和木质包装箱。他还亲自给每个展品贴了标签,注明“易碎”“防潮”“轻拿轻放”等字样。沈亦舟调侃他:“林学长,你这标签比展品还精致。”林砚舟严肃地说:“这些展品都是传承人的心血,一点都不能马虎。”
运输前一天,大家一起给展品打包。赵村长用稻草把漆器包裹得严严实实,苏医生帮忙检查每个包装的牢固度,陈曦则拍照记录,方便到现场核对。忙到深夜,沈亦舟困得打哈欠,不小心把一个竹编盲盒掉在地上。他吓得瞬间清醒,赶紧捡起来打开看,发现里面的挂件完好无损,才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不然我就得自己编一个了。”
苏医生则提前准备了应急医疗箱,里面除了常用的创可贴、感冒药、晕车药,还特意放了缓解疲劳的眼罩和精油。他了解到峰会当天会有不少老人和孩子,还专门查了会场附近的医院地址,存到了每个人的手机里。“会场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可能不好,提前准备这些,有备无患。”苏医生把医疗箱放进随身的背包里,又叮嘱大家:“如果现场有人不舒服,第一时间联系我。”
周教授则利用自己的人脉,提前联系了峰会的主办方,确认了展区的电力、网络接口位置,还协调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展示区域。“咱们的互动活动需要足够的空间,提前沟通好,避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周教授把确认好的信息同步给林砚舟,“有任何问题,随时跟主办方对接,我来协调。”
临阵磨枪:突发状况与紧急应对
距离峰会只剩三天时,意外还是发生了。沈亦舟制作的智能竹编灯,突然出现了电路故障,好几盏灯通电后不亮。他急得满头大汗,蹲在工坊里反复检查,却找不到问题所在。“明天就要运展品了,这可怎么办?”沈亦舟看着一堆故障灯,语气里满是焦虑。
林砚舟听到动静,走了过来。他接过一盏灯,拆开外壳仔细查看电路,很快发现了问题:“你这线路接头没固定好,运输过程中容易松动。”他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具,“我帮你重新焊接,再加固一下。”两人分工合作,林砚舟负责焊接线路,沈亦舟负责测试。忙到凌晨两点,所有智能竹编灯终于都能正常点亮了。沈亦舟看着林砚舟布满血丝的眼睛,心里又愧疚又感激:“林学长,谢谢你,下次我一定仔细检查。”林砚舟拍拍他的肩膀:“下次提前几天测试,别临时抱佛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陈曦在最后一次模拟演讲时,突然嗓子沙哑,说话都费劲。苏医生赶紧给她做了简单的喉部检查,又泡了润喉茶:“你最近熬夜太多,声带水肿了,这几天少说话,别大声喊叫。”周教授也帮忙找了中医朋友,开了外用的雾化药方。接下来的两天,陈曦尽量用手势和文字跟大家沟通,把演讲内容录下来反复听,熟悉节奏,确保即使嗓子没完全恢复,也能顺利完成分享。
还有一个小意外发生在赵村长身上。他为了赶制最后一批竹编挂件,不小心被竹丝划破了手指。苏医生赶紧给他消毒、包扎,还劝他休息。可赵村长摇摇头,贴上创可贴继续干活:“这些挂件要带去峰会,不能耽误。”陈曦看着他缠着纱布的手指,心里很感动,主动坐在他旁边,帮他递工具、剪线头。
峰会前一天晚上,大家聚在客厅里做最后的核对。展品清单、演讲稿、流程表、应急物资,一一确认无误。沈亦舟拿出相机,给大家拍了一张合影:“明天咱们一起加油,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陈曦笑着点点头,虽然嗓子还哑着,但眼神里满是坚定。周教授举起茶杯:“预祝我们峰会之行,一切顺利!”
尾声:整装待发,奔赴新征程
峰会当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大家就已经起床收拾妥当。赵村长穿着崭新的棉麻衬衫,胸前别着蜀绣徽章;沈亦舟背着装满智能展品的背包,手里还拎着非遗盲盒;林砚舟拿着流程表,最后一次跟大家确认分工;苏医生把医疗箱放在显眼的位置,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周教授则戴着老花镜,再次翻看了一遍分享稿的补充资料。
陈曦换上了一件绣着竹编纹样的连衣裙,嗓子好了大半。她看着身边精神饱满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感慨:“从接到邀请到现在,虽然状况不断,但幸好有大家一起扛。”她深吸一口气,“走吧,咱们去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魅力!”
车子缓缓驶离专属空间,朝着峰会会场的方向开去。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这场行业峰会,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展示的机会,更是一场新的挑战。而他们知道,只要六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这场峰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他们还将携手奔赴更多更远的征程,让非遗之花在更多人的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