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148章 好感度突破85:各男神的专属行动

第148章 好感度突破85:各男神的专属行动(2 / 2)

江屿:手作供应链云平台

江屿提着笔记本电脑走进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复杂的系统界面。“我开发了‘手作供应链云平台’,整合了全国30家手作合作社资源,实现‘订单-生产-物流-售后’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他点击界面上的“合作社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合作社的位置、产品品类、生产能力。

“平台有三个核心功能,”江屿边演示边讲解,“一是‘智能订单分配’,根据顾客地址和合作社产能,自动分配订单,比如北京的订单优先分配给河北合作社,减少物流成本;二是‘生产进度追踪’,顾客可以实时查看自己购买的手作产品的生产进度,比如‘李阿婆已完成绣品的30%’;三是‘手作故事库’,每个合作社都有专属页面,展示手作者的故事和工艺传承,增强顾客粘性。”

他还补充道:“平台上线后,店铺的供应链效率提升了40%,偏远地区订单的配送时间从7天缩短到3天,我还联系了电商平台,未来可以通过平台把手作产品卖到全国。”

周明远教授:手作文化传承馆

周明远教授抱着一摞古籍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位学生,手里拿着手作技艺图谱。“我在店铺二楼筹建了‘手作文化传承馆’,展示传统手作技艺的历史演变和当代传承。”他指着古籍上的图案,“这是宋代的竹编图谱,这是明代的刺绣针法,我们会把这些古籍数字化,做成互动屏幕,让顾客可以直观了解手作文化的发展。”

“传承馆还会定期举办‘手作大师课’,”教授继续说,“邀请非遗手作大师来店里授课,教大家制作传统手作,比如苏绣、景泰蓝、木雕,课程收入用于古籍修复和技艺传承。另外,我们还会组织‘手作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合作社,跟着手作者学习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他拿出一份捐赠清单:“我已经捐赠了500本手作古籍和100件传统手作藏品,还有高校的非遗研究中心会定期为传承馆提供学术支持,让手作公益不仅能帮扶手作者,还能传承传统文化。”

顾衍之:手作公益产业基金

顾衍之拿着一份基金章程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位金融专家。“我发起设立了‘手作公益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用于支持手作公益项目的长期发展。”他翻开章程,“基金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合作社扶持’,为手作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设备更新和技艺培训;二是‘店铺扩张’,支持公益商店在全国开设分店,目前已经确定在上海、广州、成都等10个城市选址;三是‘品牌建设’,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师为手作产品做包装设计,助力手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基金还会建立‘手作公益信用体系’,”顾衍之补充道,“根据合作社的生产能力和信用记录,给予不同额度的支持,同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实处。另外,我还联系了国际公益组织,未来会通过基金开展跨国手作公益合作,让中国的手作文化和公益模式走向世界。”

看着眼前六位伙伴的专属行动方案,陈曦心里满是温暖和坚定。从最初的店铺筹备,到如今的全国性公益项目,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守护。系统面板再次弹出提示:“检测到6位核心伙伴完成‘专属守护行动’发起,好感度均突破85(当前:沈砚川231\/100、陆星辞233\/100、顾言194\/100、江屿204\/100、周明远267\/100、顾衍之261\/100),触发‘公益生态升级’效果——手作公益项目从单一店铺升级为‘文化传承+产业帮扶+健康服务’的多元生态,获得国家级公益项目资质,同步解锁全球手作公益合作资源。”

夕阳下,六位伙伴围在陈曦身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路灯,脸上都带着笑容。陈曦突然明白,这份突破85的好感度,不仅是情感的联结,更是公益初心的共鸣。未来的公益路上,他们会继续并肩前行,让手作的温度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的梦想因手作公益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