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地将肠管移开之后,终于,子宫被小心切开。
卢芳迅速吸净羊水与血液,一个浑身青紫、无声无息的小小婴孩被华佗用巧手迅速取出。
他立即剪断脐带,清理口鼻,轻拍后背,一番施为后,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可闻的啼哭,如同天籁般骤然响起!
“活了!孩子活了!”
刘璇激动地低呼,但立刻记着自己的职责,忙看向产妇情况:“病人依旧面无血色,但死气稍去,青紫渐退,隐有复苏迹象。”
“很好!”华佗鼓气道:“大家稳住,争取让母子俩人...平安!”
手术尚未结束,吕嬛额角沁出细密汗珠,阿鸾立刻为她拭去。
在华佗的指导下,她以惊人的冷静和初现的娴熟,用那特制的“肠线”开始一层层仔细缝合子宫与腹壁。
她的动作从最初的生涩迅速变得流畅,仿佛天生就该执此刀匕。
当最后一道切口被缝合完毕,敷上消炎生肌的药膏,并以洁净麻布包扎好后,室内所有人才仿佛重新学会了呼吸。
产妇虽在麻沸散药力下深眠,气息微弱却平稳,胸口已有规律的起伏。
孩子虽孱弱,却已发出了生命的啼哭。
汉末第一例在明确麻醉辅助下的剖腹产手术,在这位异世都督的主刀与神医华佗的辅助下,竟真的……成功了!
吕嬛放下刀具,手指才后知后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她望向华佗,只见老者抚须颔首,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赞赏。
麻沸散的成功应用与手术的完美配合,无疑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外科大道。
这一刻,医学的历史,已被他们联手改写...
卢芳不敢耽搁,立刻动手护理婴孩。
擦血污、结扎脐带、药粉消炎、暖布包裹,一系列动作有条不紊,又快又稳。
当她终于将干净温暖的婴孩抱起时,那成功的喜悦才猛地涌上心头,化作了一抹无比欣慰的笑容。
她低头看着那终于呼吸到人世空气的小小生命,只见他肤色已从骇人的青紫渐渐转出红润,虽仍孱弱,却本能地微微动弹着。
她抬头对众人道:“婴孩虽窒息良久,眼下看着却也健康可爱,想必是脐带缠绕或是胎位不正,才致使产程艰难,险些母子俱亡...”
话语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一旁的刘璇早已备好了温盐水与柔软布条,上前协助卢芳一同为婴儿仔细清理口鼻耳廓。
吕嬛虽疲惫,却不敢有丝毫松懈,立刻吩咐:“将孩子抱至暖和处,莫要着了风寒。”
阿鸾立刻应声,早已将一旁用热水温着的布包准备好,那是一个临时制作的简易保温处。
卢芳小心翼翼地将襁褓放入其中,确保孩子能维持体温。
而手术台上,真正的考验还未结束。
产妇依旧昏迷,但呼吸似乎比之前更为明显了一些。
华佗正凝神为其仔细切脉,观察面色,又检查了缝合的伤口,确认并无大量渗血。
“麻沸散药效未过,此刻沉睡反利于她恢复元气。”
华佗沉声道,“然其气血两亏至极,如狂风中之残烛,需立时用药固本培元,峻补气血,以防脱症!”
吕嬛立刻点头:“先生所言极是,请即刻开方!”
她转向刘璇:“速按华先生方子,取最好的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立刻煎煮参附回阳汤之类急用之方,要快!”
刘璇领命,飞快地记下华佗口述的药方与剂量,几乎是跑着冲向药房。
此时,手术室内紧绷到极致的气氛终于稍稍缓和。
阿鸾仔细地为产妇擦拭额角的虚汗,调整好盖被,眼中充满了怜惜与希望。
卢芳守在保温处旁,看着那小小婴孩的胸膛规律起伏,嘴角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就连一向沉稳的华佗,抚着胡须的手也微微有些颤抖,他看着眼前这一切,目光深邃,喃喃道:“活人之术,竟至于斯...破腹取子,母子均安,苍天可见,医道之途,由此豁然开朗矣!”
吕嬛深吸一口气,将泪意逼回。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对母子的后续护理、抗感染、恢复,每一步都仍是挑战。
但这初步的成功,这汉末第一声因破腹手术而降临人世的啼哭,足以点亮一切。
“我们...成功了。”
她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