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中这再熟悉不过的句子,却是全班同学又爱又恨的“必背噩梦”。
爱历史背景,恨刘禅无能,竟让相父写出这般多字的‘三国攻略’,肥了他刘禅,坑哭了后世学子,特别是罚抄的同学...
一想起同窗们埋头苦背、满脸生无可恋的模样,吕嬛就忍不住轻笑出声。
那一个个的,不去想着怎么背得快,反倒天天脑洞大开,琢磨着要是能穿越回三国,该怎么阻止诸葛丞相写下这篇名作。
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偷藏丞相笔墨,令其把《出师表》转为口述:“呃…那个…陛下啊…你要好好干…嗯…就这吧。”
仿佛这样,便能在语文课上逃过一劫。
但有人给出了更具建设性的思路:把丞相抢回家!
吕嬛也曾觉得这主意妙极。
可转念一想,汉昭烈帝与他的丞相,那段君臣相得、托付生死的千古佳话,不正是三国最动人的浪漫吗?
她舍不得打破,更不忍拆散,才会在许昌辞别时,将诸葛亮举荐给刘义父。
有人说,若无蜀汉之浪漫,三国历史便会化为寻常,与魏晋南北同一档次,吕嬛深以为然。
世人皆知三国,可有几人喜欢魏晋风流?
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南北朝,只道三国归晋便是隋唐,直接跳过那段黑暗的时代。
作为蜀汉的核心人物,昭烈帝和丞相绝对是陷入黑暗前的光亮,照亮了汉家的风骨,也映出了后世无数士人的脊梁...
此时,丞相的草庐沐浴在晨光薄雾当中,透过青绿竹林,便能看到院墙木门,一派农家小院的模样。
山风徐来时,吹走片片竹叶,飘然落进清澈河中,随波逐流着,淌过木桥底下,去了远方...
吕嬛踩在木桥上,发出轻微的吱呀之声。
她环顾周围,只见美景数不胜数,就连脚下的小桥流水,亦是透露着几分江南园林的意境。
“都督...”张先见她站了老久没动弹,便俯身询问道:“可是这草庐之内有大宝贝?若是都督拉不下脸来,让属下代劳便可!”
说完,他便抽出半截佩剑,如临大敌一般望着小院门板。
“没有!”吕嬛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伸手顶在他剑柄上,将其佩剑归入鞘内:
“只不过听说襄阳士人所建之居所,追求天趣,诗情画意,暗合山水之境,我便过来涨涨见识,观摩一番。”
“竟是如此...”张先眉宇间闪过几丝失落,摇了摇头:“自古山水、风水是一家,都督何不直接向温侯讨教?”
只一句话就把吕嬛气得说不出话来。
阳宅跟阴宅能一样吗?
她父亲说起风水可谓头头是道,可让他建个房子试试,只知道里面有张床就行。
“走吧!该启程了。”她没好气道,随即迈步就要离开。
反正小亮亮此刻也不在里面,看一眼打完卡就该回去了...
正在此时,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这个动静在安静乡野中相当醒目,顿时吸引吕嬛转过身来,同时还惹来十数亲兵的虎视眈眈。
冬月的冷意加上战阵杀意,夹进风中,直往人领子里灌。
开门之人握住门板的手顿时一哆嗦,赶忙把两扇门齐齐打开,抱拳作揖:
“敢问几位将军,光临寒舍,可有指教之处?”
吕嬛看这眉清目秀的男子,脱口说道:“没有指教,只是路过,见此地景致怡人,便来讨口水喝。”
“既如此,请进来坐。”
那人比了个请的姿势,随后走进屋内,想必是要端碗倒水。
吕嬛不疑有他,迈步就要跨进小院。
“都督且慢!”张先赶忙上前一步,脑袋伸进院门之内,窥探几下之后说道:“荒郊野外,恐有鬼魅,还是让我等先进入试探一番,以防有诈。”
“让开让开,哪来那么多炸!”吕嬛不耐烦地挥开这厮。
她就不信了,难不成诸葛亮还会在自己家里摆上八门金锁阵?
踏入院中,一栋木制别墅便跃入眼帘,四周空地铺满枯黄落叶,却也清扫出一条小道,一头通往屋门,另一头则是连着一处小亭。
亭中有一石桌,而那开门男子,正在桌上放碗倒水。
“二位客人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