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油纸伞(2 / 2)

纪灵答应着,踏进医楼大门,随后摘下斗笠。

吕嬛也收起雨伞,正甩水之时,卢芳和阿鸾迎了上来。

“都督!”

“前头带路吧,”吕嬛将雨伞靠在一旁,信步走了进去,“顺道说说医署的运营状况。”

这两层医署,虽是汉末规模最大的医疗单位,也就比后世的卫生院大些。

即便如此,吕嬛也是细心布局,进门便是大厅,左边缴费处,右边取药处,正前方进入便是门诊+住院区。

至于二楼...还没用上,因为来此就医之人,实在稀少。

除了名头没打出去之外,则是百姓对于健康的看法与后世截然不同——但凡能自己康复,就不费钱抓药,但凡吃药能好,就不看医生,若是看过土郎中还不见好转,那便是命,就要着手准备后事了。

百姓对待健康如此消极,能有生意上门才怪。

不过吕嬛也没想过现在就盈利,但病人如此稀少却是始料未及,坐诊的郎中有的都闲得在翻看医书了...

“都督,”卢芳在前引路,微微侧头说道:“目前院内只能治疗轻微病种,若是遇到稍微复杂的病情...我们都无能为力。”

“无妨,”吕嬛露出笃定笑意:“我已经找到教授医学课程的名师,要不了多久,学院就能安排开课。”

“哦?”卢芳闻言,悦然问道:“敢问都督找到何方名师?”

吕嬛:“沛国谯县,华佗,华元化。”

卢芳点了点头:“我在幽州时,常闻元化先生医术精湛,医德仁厚,但也听说他心系百姓,常年云游行医,都督想让他待在关中授课,恐怕请不来。”

吕嬛摆摆手道:“请不来就抓,抓不来就抢,等他到了关中,看本都督不将他一身医术榨干。”

卢芳:“......”

阿鸾眼眸大亮:“等华先生开了班,我能旁听吗?”

“为何不能!”吕嬛正色道:“你们俩都要去,而且是以学生的身份就读,我可听说了,元化先生写了一本高深的医书,谁能继承他的衣钵,本都督重重有赏。”

“可是我们都是女子...”阿鸾面露失意之色:“女子怎能继承衣钵?”

这确实是个问题,吕嬛捏着下巴,便折中想了个法子:

“第一期医疗班,我全部挑选女子进去,如此一来,他便别无选择。”

吕嬛说完,随即肃然补充了一句:“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你们得不到先生的认可,那我也没办法了。”

总不能每一期都是女子吧,医院和军医都需要男子的加入,很多时候,行医是个力气活。

就像骨科,刀、斧、锯都是常备工具,这需要强大的臂力和耐力,男子本身就具有先天优势。

“都督此言当真?”卢芳和阿鸾满是雀跃之色,异常欣喜。

她们很清楚,关中的人才缺口短缺甚多,这便是她们的机会。

同时也很明白,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若不提升自身竞争力,再好的良机也留不住。

“本都督从不说假话!”吕嬛神色笃定,语气却放缓了几分,带着商量的意味:“要我说,学艺最忌杂而不精。你们这一班便专攻儿科、妇科,外加产科,你们意下如何?”

吕嬛看过这几个月的人口报告,死亡的年轻女子当中,产妇竟然占了三成。

一期学员皆女子,虽出于私心,却更是现实所迫——那页血淋淋的数字,让她别无选择。

“全听都督的!”

两人欣然回答,带着吕嬛踏进一间特制房间。

为了减少积灰,这个房间并不大,三面的窗子却大得很,采光度非常好。

就连顶部的天窗,都盖着一面透光的琉璃板,仅此一项,足以证明吕嬛在此地下了血本。

而房间中央,摆着一张手术台,带机械升降那种,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几根木头套上四个木轮,有其形,无其质,简陋得不行。

就这环境,若真开刀划下去,怕是难以活着出去...

吕嬛也是犯了难,这重资打造的‘手术室’,与记忆当中的完全不一样,连个手术灯都没有,难不成做一台手术还要看天气预报,阴天或者天黑只能关门歇业?

一提到电灯...吕嬛不由脑洞大开——似乎可以用水力发电嘛!

就是铜线拉丝的工艺还没完善,不然就能造出人工强磁,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好像想远了...

吕嬛眨了下眼睛,回过神来问道:“柳叶刀具、镊子、钩针,这些器具...铁器工坊可有送来?”

“都送来了,”卢芳掀开手术台前的铁盒,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手术器具。

“很好!”吕嬛放下心来。

眼下万事俱备,只欠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