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雕版与活字(1 / 2)

吕嬛和董白在工坊区内穿行,不一会便来到印刷区。

绕过几个正忙着制墨的工匠,掀开一道厚重的葛麻门帘,顿觉喧闹之声扑面而来。

数十名工匠在此间忙碌,却井然有序。

最里侧,几位老匠师正伏在宽大的梨木板上,屏息凝神,用锋利的刻刀一笔一划地镌刻文字。

四周围着一圈依墙而立的巨大木架,架上分门别类、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已成型的雕版。

校验无误的雕版被迅速送至中央的印刷台。

印刷台上,识字的女工正按着书本进行二校、三校,看得出来,还没开始进行印刷。

而蔡琰和貂蝉也在,她们站在一旁视察进度,不时微微垂目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玲绮...”

吕嬛的到来终于引起了蔡琰的注意,她好笑地问道:“你这身粗布衣裳,是收拾完庄稼了?”

“小妈!文姬!”吕嬛嘿嘿一笑,“刚把甜高粱送进工坊榨糖了,这不是闲着没事,就带小妹过来转转。”

“见过蔡长史,见过蝉祭酒...”董白乖巧地行礼,她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班主任,不然打死她都不会进来。

“是...小白啊!”貂蝉微笑着问道:“你几天的作业都没交,不是笔丢了,就是纸用完,今天是打算用农忙来解释吗?”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位美得没话说的班主任,用着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残忍的话。

董白能怎么办?贿赂呗...这是她学完历史课程之后,学到的一项当官技能。

只见她从袖口翻出两截甜秆,一手一个,递了上去:“这是我家种的庄稼,很甜的,你们要不要试试?”

貂蝉闻言为之一怔,与蔡琰对视一眼之后,顿感哭笑不得。

这要是长一点还能做教棍,用来鞭策这丫头正合适,但如此之短...有何用处?

而且听她所言,似乎是用来吃的,这是请老师...啃木棍吗?

“你竟然还藏着两根?”吕嬛一脸诧异,上下打量着董白:“老实交代,身上还有没有?”

“没...没了,”为了显示自己说的是真话,董白还跳了几下,以示清白。

“没了便好!”吕嬛气呼呼地夺下两根甜秆,手指门外眨了几下眼睛:“竟敢私藏庄稼!还不出去...面河思过。”

面壁怕是还会遇上貂蝉,还是让她去河边看看风景吧...

“我这就去!”

董白瞬间读懂,顾不上告辞,一个残影之后,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逐渐散去的白烟。

貂蝉看得不由一怔,能跑得脚底生烟,可见其功夫又精进了不少。

吕嬛暗自呼气,掩护完小妹离开,赶紧调换话题:“你们此来...可是为了《春秋全集》的刊发而来?”

“正是!”貂蝉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叹气着说道:“我们上楼说话。”

二楼,便是印刷区的办公室。

三人踩着台阶上了二楼,关上房门之后,便将楼下的喧嚣隔绝开来。

二楼有个大阳台,原本的设计是用来种点绿植的,但杜绾似乎没有欣赏绿色的习惯,不过吕嬛很肯定,要不了多久,常年与混凝土为伴的人,都会渴望能在眼眸中出现几抹翠绿花红。

吕嬛扶着栏杆眺望,工坊不远处便是渭水河畔,这条河便是关中工业崛起的力量来源,河岸边上矗立着大大小小的水车,水轮缓缓转动着,驱动连杆齿轮,推着偌大的关中势力前进,碾碎路上所有阻碍。

而第一个被碾碎的,便是世家的对知识的垄断权...

“玲绮,听说你第一版《春秋合集》便要刊印万套?”

蔡琰蹙眉说道:“若是如此,恐怕要耗费很多纸张,原本就达二十万字,若是加上贾逵的注解,只怕...”

“不怕!”吕嬛胸有成竹道:“就算把绸桑园砍秃了,我也不会让造纸工坊停工,纸张管够!”

“另外!”她看向蔡琰,正色道:“你的注解也要雕版印刷,这些天辛苦一下,尽量完善《左传》注解。”

隋唐创立科举制度后,五经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到了明清时期,考生需熟读并基于朱注(朱熹的注解)作答。

吕嬛很是期待,有朝一日,考场学子也能用‘蔡注’来答卷。

总该有人站出来为女子发声,但绝不能是班昭这样的人...

蔡琰点了点头,却略显为难:“我已经注解了一半,就怕此次刊发甚众,广为流传之下,引起天下读书人的不满。”

“不满就对了!”吕嬛眼睛一亮,黑红也是红嘛。

此次发书,要的就是舆论,要的就是人气!若是一潭死水,那如何对得起她下的血本?

为此,她还专门给这帮不满之人准备了一个对骂平台——报纸!

“我准备每十日发行一张...旬刊,纸张大概这么大...”吕嬛张臂比划了一下后世的报纸宽度,目光炯然:

“里面就写一些实事要务,比如袁曹战争,或者异域见闻,比如西域风情,也可以宣传关中的田政,即便是故事、话本也可连载;而后在不显眼的地方,留出一块篇幅,让不满这本《春秋合集》之人来磨嘴皮子。”

这种想法很新颖,但貂蝉和蔡琰一点就透,马上就想到这份...旬刊的价值所在。

按照此刻关中纸张的产量,完全可以将这份旬刊作为关中的喉舌,若办好了,便可以持续输出关中的意志。

很多时候,文化侵略向来都是急先锋,比纯粹的武力好用多了...

貂蝉却提出了一个疑问:“玲绮提议虽好,但此旬刊包罗万象,若是战场见闻,我倒是有渠道可以获得消息,但这西域风情...恐怕放眼关中,无人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