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再兴虽未亲自下场冲杀,但他坐镇中军,指挥若定,总能精准地预判阿术的意图,调动兵力弥补弱点,更不时以精锐小队突击蒙军薄弱环节。
这一场恶战,直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
在岳再兴的指挥下,蒙军未能占到丝毫便宜,但义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最终,阿术见难以速胜,且岳再兴用兵如神,只得暂时收兵后退。
岳再兴趁机率领大军,迅速退入易守难攻的九岭山脉深处。
此后,阿术又发动数次进攻,皆被岳再兴依托山势巧妙化解,蒙军反而损兵折将。
久攻不下,后勤压力巨大,阿术无奈,只得引兵退去。
蒙军退走后,岳再兴开始了对这支庞大军队的漫长整顿与锤炼。
他汰弱留强,将铁骑帮的训练方法与《岳册》所载练兵之策结合,又推行屯田垦荒,积蓄粮草。
三年时间,二十万大军被精简、锤炼为一支十二万人的精锐,并改名为明军!
与此同时,岳再兴以其神出鬼没的绝世武功,化身暗夜死神,屡次潜入蒙古控制区。
刺杀蒙古贵族、将领,尤其是成功于杭州格杀蒙古南方统帅塔察儿,给予蒙古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
极大地扰乱了蒙古的后方生产与兵力调度,为明军的成长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三年磨剑,终露锋芒。
岳再兴正式誓师,改旗易帜,以“大明”为国号,明军开始四面出击,攻城掠地。
此时的大明军队,经过严格训练,装备、士气今非昔比。
而蒙古方面,则因岳再兴的持续骚扰与内部纷争,战力有所下降。
此消彼长之下,蒙军渐显颓势。
历经十年血战,烽火燃遍山河。
明军最终攻克大都,将蒙古势力逐出中原。
岳再兴定都大都,改称京城,正式登基为帝,国号大明。
随后,明军持续北伐,深入草原,不断打击蒙古残余势力,昔日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帝国,终至衰落。
对于皇帝之位,岳再兴早已在倚天世界历经过,可谓驾轻就熟。
在他治理下,大明国力迅速恢复并强盛起来。
只是,江湖上再未听闻传鹰的消息,想必他已如令东来一般,独自勘破天道,悄无声息地破碎虚空而去了。
岳再兴在位二十载,将一个大平盛世交予他与高典静所生的太子,随后便飘然隐退,深入皇城秘殿,开始闭关,冲击那最后的肾水之气朝元之境。
其实他早就可以肾水之气朝元,只不过为了治理国政,一直压制自己的武功。
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于乐,则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气朝元。
秘殿深处,万籁俱寂。
岳再兴盘膝而坐,心神沉入体内最深邃的所在。
过往数十载的帝王生涯,权力巅峰的极致享受,红尘俗世的万千诱惑,此刻皆被混沌功那包容一切的伟力缓缓洗涤、沉淀。
这并非强行压制,而是勘破、放下,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