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嵩山,层林初染,天高云阔。
峻极峰下,华山、恒山、衡山三派数百弟子,在岳再兴、岳不群、定闲、定逸、莫大等首脑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拾级而上。
黄河渡口遇袭一事后,三派一路上再无危险,顺利抵达嵩山。
众人只见山道青石铺就,被打扫得纤尘不染,每隔数里,便有数名身着黄衫的嵩山弟子侍立道旁,身旁小几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与精致的糕点,笑容可掬地招呼着上山的宾客。
“嵩山派此番,倒真是做足了礼数。”定逸师太看着道旁恭敬的嵩山弟子,低声对定闲师太道。
定闲师太微微颔首,目光沉静:“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左盟主对并派一事,志在必得,这礼数周全,是做给天下英雄看的。”
沿途并非只有五岳之人,更有许多闻风而至的江湖散客、小门小派的掌门长老,三五成群,指指点点。
当三派队伍行过,尤其是看到被华山弟子严密看守、置于囚车中那五个面如死灰、四肢软垂的废人时,窃窃私语声更是此起彼伏。
“啧,瞧见没?华山派居中,打头那个穿青衫的年轻人,就是华山掌门岳再兴,乖乖,看着也就十六七岁吧?”
“可不是!就是他废了嵩山派四大太保,杀了魔教光明右使向问天,听说在福州,魔教四大长老围攻他,被他几个照面就全宰了,当真是威震天下!”
“嘶.......这么厉害?那他废了嵩山派的人,还敢大摇大摆上嵩山?就不怕左盟主........”
“嘿,怕?人家这叫艺高人胆大!没看衡山、恒山两派都跟他站一块儿吗?左冷禅想动他,也得掂量掂量!等着瞧吧,今儿这嵩山,绝对有好戏看!”
“原来他就是岳再兴.......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先前不解之人恍然大悟,看向队伍前方那道挺拔青衫身影的目光,已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行至半山腰,前方山道上,一群嵩山弟子簇拥着一人快步迎来,为首者身材高大,面皮焦黄,正是嵩山十三太保中以掌力雄浑着称的“大阴阳手”乐厚。
“岳师兄,定闲师太,定逸师太,莫大先生,岳掌门,一路辛苦!”乐厚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远远便拱手招呼,态度极为客气,“小弟奉左师兄之命,在此迎候诸位大驾!”
岳不群作为前掌门,上前一步,温文还礼:“有劳乐师弟久候。”
乐厚的目光扫过岳再兴,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忌惮,面上笑容却不变,侧身引路:“诸位请!左师兄已在峰顶恭候多时。”
他目光在看到五辆囚车里面的人时,悚然一惊,心绪瞬间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