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说得对,也不全对。
有人经历苦难之后开悟了,心有慈悲,愿意帮助别人脱离苦难。这种人是极少数,就像刘智、徐庶等人。
有人经历苦难之后产生了心理问题,想要不择手段地贪污受贿、往上爬。这种人是大多数,宛如夜空繁星,数不胜数啊!
刘协是什么人?原本就是人上人、大汉的皇帝,在3天饿9顿的时候心理扭曲了,一旦恢复锦衣玉食的生活,他就想拥有祖上的威严。
是皇帝,得有皇宫,濮阳的府衙过于简陋、档次过低,于是刘协天天逼着曹操建造新皇宫。怎么办?曹操为此进退两难。
徐庶很贴心地建议:“只要你的资金到位,俺们吃点亏,在向县替你建造一个皇城!”
曹操在电话中疑问:“向县之地,是给俺的地盘吗?”
徐庶笑了,意味深长地告诉他:“向县位于三郡交界之地,地理位置是极其的重要,作为新皇城,经济容易搞活。曹先生,东郡等地,你也仅仅是暂管。”
一听如此,大聪明曹操完全明白了,清平世界要把向县重建,顶多给大汉留下一个皇宫和若干个铺面,让刘协等人自谋生路。于是,曹操痛快地给钱了,还把向县附近的军事基地撤销了。
刘协不停地下旨,让各地上交税收、进献贡品。王匡、韩馥、公孙瓒、袁绍、张邈和张超,不接圣旨,也没有任何表态;徐州牧刘备、琅琊王刘熙、下邳王刘宜和彭城王刘定,却是不得不掏钱了。
于是,尝到甜头的刘协使劲地压榨曹操和汉室宗亲;作为大汉皇帝,身边只有2个小寡妇,远远不够啊,得有皇后和嫔妃!
被逼无奈的刘备,很想澄清自个的身份,可是他不敢;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已经坐实,不想给也得给。琅琊王刘熙、下邳王刘宜和彭城王刘定,由于不堪重负,立即向清平世界投降了。
已经胖了三圈的刘协,立即下旨让曹操发兵消灭刘熙三人。曹操第一次抗旨不遵,理由很简单呐:面对清平世界,自己连个屁都算不上。
清平16年11月11日,刘协封赏曹操为司空兼大将军,还下旨罢免王匡、韩馥、张邈和张超的官职。于是,王匡等四人立即向清平世界投降了。
这下子好了,在刘协的骚操作之下,大汉的“忠臣”只剩下了曹操、刘备、杨彪和伏完等八人;反贼除了清平世界,还有公孙瓒和袁绍,现在他俩正在进行生死大战。
他爹刘宏有十常侍,刘协不学好,也从太监36人之中选了10人,成立了新十常侍。这下子好了,曹操后悔得肠子发青,想要把刘协送回长安城。
内政院代表郭嘉告诉曹操:“曹先生,整个长安城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皇宫属于重点保护的文物!况且,刘协是你主动要走的大宝贝,你必须得好好珍惜、好好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