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汉末年小山匪 > 第300章 痛风的治疗

第300章 痛风的治疗(2 / 2)

刘智耐心地解释:“大小便都是人体排出的糟粕,大便是消化道的糟粕,小便是血液的糟粕;尿酸是小便的糟粕之一,一旦肾功能减弱,不能畅快地排出尿酸,致使大量的尿酸聚集在足关节处成为结晶而引发疼痛。”

蛋白性食物是尿酸的主要来源,所以得戒肉;纵欲过度一定会引起肾虚,所以得戒色!华佗教授的建议十分正确,只是病理分析有点老一套而已。

常用化学药品治标不治本,秋水仙碱搭配止疼药;也可以服用小苏打片中和尿酸,而中和的产物更容易排出体外。

秋水仙碱有强烈的毒性,毒性与剂量紧密相关。若无痛风,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就有毒性反应;痛风患者,过量使用秋水仙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毒性反应:消化道损伤引起腹泻、呕吐等反应,骨髓损伤引起血小板减少等异常,周围神经受损引起肌无力、麻木等病变,肝肾受损而功能异常。

另外?,秋水仙碱还有致畸的风险?,孕妇服用之后可能会引发胎儿畸形,哺乳期女性也禁用;其他风险?包括脱发、皮疹、静脉炎等,老年患者由于代谢缓慢而极易中毒。

注意事项:

1.避免秋水仙碱的超剂量使用,24小时之内的剂量不得超过6g,在48小时之内无需重复用药。

2.女性患者停用秋水仙碱之后的数周,依然得坚持避孕,防止药物的残留损害妊娠。

中药和化学药品完全不同,安全没有副作用,治标又治本。

一.简单的方法:

桂附地黄丸(200s),上中下午各8丸;复方穿心莲片(100s),上中下午各4片,两者一起服用。

另外,菊苣根1撮、三七花几粒、车前草1株、龙须绞股蓝1撮,一起泡水喝。

以上是补肾阳、利尿、除尿酸,标本兼治,疗效显着。

二.全面而名贵的方法:

鹿角红片(或者鹿茸)30g、怀牛膝30g、刺五加籽(或者韭菜籽)30g、三七40g、丹参40g、天麻40g、北沙参30g、当归20g、制附子30g、菊苣根80g、蒲公英根120g、老白参(或者别直参)30g,一起磨粉或者压片,上下午各1勺或者15~20片。

药理解释:

1.鹿角红片(或者鹿茸)、怀牛膝、刺五加籽(或者韭菜籽)、制附子,补肾壮阳,焕发青春活力;

2.三七、丹参、天麻,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3.菊苣根,直接消除、降低尿酸;

4.蒲公英根,消炎,消肿,排毒;

5.北沙参、当归、制附子、老白参(或者别直参),补气益血生津,有助于补肾壮阳,也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

于吉为此大喜过望、手舞足蹈,刘智好言相劝:“你得戒肉又戒色3个月以上,这样子有利于痛风的痊愈。”

痛风患者,绝大多数是男人,只有极少数是女人,原因大家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