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刘焉入蜀(1 / 2)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年间,刘馀一支徙封于竟陵。刘焉18岁时在州郡内担任小吏,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中郎一职。

刘焉有四子:长子刘范,次子刘诞,三子刘瑁,幼子为刘璋。

自从黄巾军起义之后,大汉政权日渐衰落,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清平世界趁机从大汉各地捞取大量的人口和地盘。

想要趁乱捞取好处的刘焉,于中平二年向刘宏建议:为了削弱各州世家大族的势力,必须得“废史立牧”,即用宗室、忠臣为州牧,在地方上的权力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民心。

智商很高的刘宏却是被刘焉忽悠瘸了,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大汉的绝对忠臣皇甫嵩成为了第一个受益者、担任了冀州牧。

原本想要担任豫州牧或者兖州牧的刘焉失望了,刘宏没有想要重用他的意思,于是刘焉把目光投向了交州,不料一个月之后交州刺史贾琮向朱雀军投降,大汉的交州全没了!

好友侍中董扶研究道术,每天神神叨叨,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刘焉有天子之相,于是狂喜的刘焉于中平五年4月向刘宏诬陷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荒淫无耻。

这一次刘宏心领神会地封赏刘焉为阳城侯、监军使者、益州牧,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

在刘焉的一通骚操作之下,好友董扶升任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另一好友太仓令赵韪改任为蜀郡都尉。刘焉于5月初前往益州上任。

没想到,刘焉带着三子刘瑁、董扶和赵韪等人刚到犍为郡的东界。马相、赵祗、赵播和王饶造反了,高举黄巾军大旗,先后杀死了绵竹令锜裒、益州刺史郤俭和巴郡太守赵部。

刘焉严重怀疑董扶一直在胡说八道,说好的天子气在哪里?也怀疑自己根本就没有天子之相,却像是一颗扫把星、落到哪里哪里要倒霉。

经过了很多天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刘焉想要返回洛阳,却是从蜀郡传来了好消息:益州从事贾龙,在平定了叛乱之后,正在前来迎接的路上。

这下子刘焉感觉自己又行了,满眼都是天子之气,浑身都有天子之相。

听从了好友董扶神神叨叨的建议,把绵竹县城定为州城。刘焉上任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任命贾龙为校尉,邀请他全家到绵竹城居住。

“贾校尉,益州的人口这么少吗?”

“刘州牧,原本有700多万人口,被清平世界搞走了400多万!”

“什么?你们为何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