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以工代赈(1 / 2)

对于郡守府内的莺莺燕燕,刘智说了,愿走还是愿留,全凭自愿,结果,一个也不走,全是眼里有光的样子。

任命二牛担任离石市的首任市长,得赶紧恢复民生,251报告说:离石城里没有小孩!由此可见,城里的民生有多难。

从前,这里曾经是树木参天、阡陌纵横,老百姓安居乐业,现在,一切皆已消失不见。

251组织拉拉队运来了几百车干饼和腊肉,刘智经过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赈济灾民。

有一个算一个,城里的居民都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灾民。现在,还是植物造林的季节,于是,二牛带着清平教的10名骨干教徒,组织老百姓外出植树造林,每人每天1个干饼2两腊肉的报酬。

这下子,全城疯了,走路不利索的老太太都来了,有了活命的机会,都想好好地活着!

傍晚,回到城门口,每一位植树造林的老百姓可以领取报酬。抱着干饼和腊肉,一个个的都是泪流满面;匆忙回家,干饼炖腊肉,满城飘香……

苏双很忙,1万余匹河曲马到手,刘智说了,留下好马3000余匹,其余的全部换成粮食。所谓的狐朋狗友,都是嗅觉灵敏的商人,糜竺、甄怀和张世平来得飞快;呲着牙,瞪着眼睛,张牙舞爪地争抢河曲马的生意。

运送物资和教科书的拉拉队,带来了15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难民,251报告说:半路上捡到的,他们自称是校长的老朋友!

看着眼神躲闪、可怜兮兮的15个鸟人,刘智情不自禁地赞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你们还活着呢,了不起啊,生命力很顽强!你们的桀骜不驯呢?你们的目中无人呢?”

懒得假装好人,刘智喊来糜竺、甄怀和张世平把他们带走,这种年轻俊杰,和清平世界格格不入,不是祸害是什么!

在郡城衙门举办扫盲班,如果考试合格,可以上班拿月俸。哇……这下子,麻烦了,老头老太太都来报名了,刘智不得不提出了年龄限制,必须是12~30岁的男女,才有资格报名。

语文三册《诗歌》、《诗余》和《美文》,数学《四则运算》,一共四册作为教材,刘智收取了100余人作为首批学生,每天上午3堂课,2堂语文,1堂数学。

在离石城休整的时间顶多还有12天,在短短的时间内,把首批学生培训合格,真的很有难度,因此,刘智讲课格外努力,也是格外的拼命。

上午上课,下午也没有闲着,刘智下达了命令:5000余名乌桓太监们必须得参加植树造林,若有违抗者,一律砍头!人民军战士没有婆姨的,可在18岁以上的乌桓女人中挑选1个;被解救的汉人奴隶们,年龄在18岁以上的,可以自行组建家庭,也可以报名参加人民军的选拔。

只管下达命令,命令的执行是二牛、潘俊他们的责任。刘智在大街上溜达,大街上空无一人,来到一栋尘封已久的酒肆的门前,没有犹豫,推门而入。

酒肆的一楼,空无一物,只有厚厚的尘土,尘土上面有一条小路通往楼梯;刘智走上楼梯,来到二楼,除了墙角的一堆干草,也是空无一物。

忽然,干草堆中露出两只明亮的大眼睛,把刘智吓一跳,拔出左轮霰弹手枪,冲着干草堆大喊一声:“滚出来!”

一个瘦骨嶙峋、衣不蔽体、赤脚的混血女孩,出现在面前,刘智不由得震惊了,她是怎么活下来的?

“你的爹和娘呢?”

“都死了!”

“你多大了?”

“俺已经经历17个春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