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搭上顺风船来到焦炭厂,上岸后,经过水泥厂,来到石灰厂,刘智看到的都是浑身白灰的羌胡女人,幸好脸上都是蒙着麻布充当口罩。石灰厂的厂长也是一个羌胡女人,年龄不大,只是脸上蒙着麻布、仅仅露着两只好看的大眼睛,刘智猜想她的长相应该是中上水平。
没想到,陈木也在,看到刘智出现在面前,脸红脖子粗,“十八眨”更厉害了,难道这个家伙相中了女厂长?
“在堰塞湖下,帮俺建立一个水力木材加工厂,你能办到吗?”刘智笑问,努努嘴,冲着女厂长眨眨眼睛。
“能!”陈木回答得很干脆,思索片刻之后,提出了几个要求:“堰塞湖的天然堤坝很低、很小,必须扒了重建。除了临时调用1000羌胡狗,俺还需要2000人和物资上的支援;另外,需要铁匠和木匠各10人、镔铁300斤。”
躬身拍了一下刘珠的屁股,接着刘智来个小鬼脸:“婆姨协调官,该你了!”
镔铁,来自波斯的一种钢,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蚀剂处理,可见花纹,又称“宾铁”;常用的腐蚀剂为金丝矾,又名黄矾(硫酸铁)。
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镔铁剑极其锋利,有“吹毛透风”之誉,所以价格极其昂贵,大约是汉朝生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圆锯片,必须锋利、耐磨,所以,镔铁是不二之选。
接下来的日子,到处瞎溜达,眯着眼睛晒太阳,老气横秋叹人生……刘惠说了,不管怎么看,良人刘智都像是一个街溜子、而不像一个正经人。
距离中秋还有10天,大堡主刘不缺有点着急,不知房子该怎么分配,于是,刘智告诉大堡主,这个难题让陈氏三兄弟去处理,保证有个满意的结果。
因为长湖镇将来有学校,所以有娃仔的家庭绝大多数会选择长湖镇;愿意去双堡镇的,大概率的是一些单身的青壮,因为这里有战争的风险;愿意留在清平堡的,大概率都是领导层的家属和亲戚,还有一些打算安稳过日子养老的中老年人。
无聊的时候,喜欢找刘珠聊天,刘智说1句,她说10句;刘智问1事,她答10事,就像前几天刘智好奇地提问:“大堡主的姓名为何叫刘不缺?”
为此,刘珠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咱们姓刘,中山靖王之后,有族谱为证;可是,到大堡主这一代已经是苦哈哈的贫农了,再加上羌胡人的不断南下劫掠,导致村里人经常断粮,断粮就是缺粮的意思;由于大堡主生下来就没有奶水喝、差点饿死,依靠黍米糊糊才能勉强活命,所以啊,他爹给他起名为不缺,意思就是希望全家永远不缺粮……”
晕……叽里呱啦个没完了,她这张嘴,如果在后世的21世纪,适合担任妇女主任,也适合直播做网红,更适合做保险、搞传销或者干电诈!刘智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这个时代的苦哈哈,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唉……
陈木派人前来报喜,水力木材加工厂已经胜利完工,大堡主刘不缺、二牛、张林、刘智、刘惠和刘珠一起前往参观。
水闸打开,木架中间的圆形锯片飞快地转动,一根木头上去,滋啦……滋啦……滋啦……马上成为一堆木板。
堰塞湖的大坝已经加固和增高,修建了3条引水暗渠。每个引水暗渠,上端有水闸,下端有一个大型水轮车、驱动圆形锯片飞快地转动。
看着大堡主流泪的独眼,刘智也是感慨万千,从一个默默无名、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的小山寨,发展成为如今的拥有完全自保能力的清平堡,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很多。
此湖被刘智改名为北山湖,两山夹一口,大坝长度不到50米,高度不到30米,坝顶宽度不足10米;梯形大坝斜坡45角度,由石块和水泥堆砌,基本上不存在垮坝的风险。
刘智站在大坝上,远望北山湖的尽头,不知尽头在何处。水面上冉冉升起的水雾,汇聚成千奇百怪的样子,随风飘逸,像极了群魔乱舞。
走下台阶,来到湖边,洗洗手,感觉不到一丝凉意,难道前方有大量的温泉?刘智顿时开心得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差一点掉入湖中。
刘智向大堡主提议:在中秋这一天,在清平堡的人民广场,举办大型相亲活动,是否参与全凭自愿,但是,16岁以上羌胡女子必须全部参加,不得违抗。
大堡主刘不缺听后立即赞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