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韩娱银珠:逆袭医路,重塑家门 > 第137章 文学的新生,爱情的萌芽

第137章 文学的新生,爱情的萌芽(1 / 2)

第一百三十七章:文学的新生,爱情的萌芽

汉城初冬的午后,阳光透过出版社办公室的窗户,在郑汉采的写字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他正专注地审阅着稿件,眉头微蹙,手中的红笔不时在稿纸上做着标记。

郑主编,有您的电话。助理轻轻敲门,是《文学思想》杂志社的金主编。

郑汉采接过电话,听筒那头传来热情洋溢的声音:郑作家,您那篇关于金融危机中家庭变迁的短篇小说获得了本届汉城文学奖!评委们一致认为您以微观视角折射了时代洪流,特别是对传统家庭关系解构与重建的描写入木三分!

郑汉采的手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平静地回应道:金主编,您过奖了。我只是记录了这个特殊时代里普通人的挣扎与坚持。

挂断电话后,郑汉采久久凝视着窗外。这个奖项对他意义重大——不仅是对他写作事业的肯定,更是证明了当初选择文学道路的正确性。他想起银珠在金融危机最艰难时期对他的鼓励:阿爸,真正的文学永远有它的价值。

周末的家庭聚餐上,郑汉采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明元立刻兴奋地跳起来:太棒了!阿爸,您终于获得认可了!

朴贞子切水果的手停顿了一下,语气复杂:获奖是好事,但版税收入稳定吗?听说文学奖的奖金都不高。

银珠敏锐地察觉到欧妈话语中的矛盾心理——她为丈夫感到骄傲,却又担忧文学创作的经济实用性。

欧妈,银珠温和地插话,阿爸的作品获得认可,会有更多出版社争相出版他的书。而且,这次获奖意味着阿爸正式跻身严肃文学作家行列,这对他的职业生涯是重要突破。

郑汉采感激地看了银珠一眼,继续说道:实际上,我已经开始构思一部长篇小说,以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命运变迁,反映韩国社会这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金珠抬起头,眼中闪过兴趣:阿爸,您会写我们的故事吗?

会汲取一些灵感,但会进行艺术加工。郑汉采微笑着看向女儿们,特别是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和挣扎,很有时代代表性。

朴贞子放下水果刀,轻声问道:写长篇小说需要很长时间吧?会不会影响工作?

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创作。郑汉采坚定地说,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作品,我必须把它写出来。

银珠注意到,欧妈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没再反对。

晚餐后,银珠和朴基正在公寓附近的公园散步。初冬的夜空清澈,繁星点点。

阿爸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银珠挽着朴基正的手臂,语气欣慰,他以前总是写些迎合市场的通俗小说,现在终于敢于尝试严肃文学了。

朴基正温柔地注视着她:这其中有你的功劳。金融危机时,是你鼓励他坚持写作,而不是放弃文学去找一份的工作。

我只是相信阿爸的才华。银珠轻声说,而且,文学在社会动荡期有着特殊价值——它记录历史,慰藉心灵,给人希望。

朴基正点头赞同:就像你通过医学治愈身体,文学治愈的是精神。两者都是崇高的追求。

银珠靠在他肩上:谢谢你理解。明元和李胜美的订婚仪式快到了,阿爸希望能在那之前完成初稿,作为给明元的结婚礼物。

很特别的礼物。朴基正微笑,比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有意义。

这时,银珠的手机响起,是金珠发来的信息:银珠,我写了一篇短文,能帮我看一下吗?

银珠回复后对朴基正解释:金珠欧尼开始写作了,虽然只是短文,但这是她退婚后重新找回自我的重要一步。

需要我送你去吗?朴基正体贴地问。

银珠摇头:明天吧。今天我想好好享受我们的二人世界。

第二天,银珠约金珠在出版社附近的咖啡馆见面。金珠早早等在那里面前摆着一叠整齐的手稿。

这是我根据退婚经历写的一篇短文。金珠略显紧张地推过手稿,不知道值不值得一读。

银珠认真阅读起来。文章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女性在订婚又退婚后,重新寻找自我价值的心路历程。文字细腻真挚,充满了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思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欧尼,写得很好。银珠放下稿子,真诚地说,特别是对女主角心理变化的描写,非常真实动人。

金珠眼中闪过喜悦:真的吗?我只是把当时的感受记录下来而已。

这正是它动人的地方。银珠鼓励道,我建议你给阿爸看看,他一定能给出专业意见。

金珠犹豫道:可是,这涉及我的退婚经历,可能会让阿爸想起不愉快的事情。

阿爸会理解的。银珠坚定地说,而且,真实的创作最有力量。

就在这时,咖啡馆门上的铃铛响起,一个身材高挑、穿着时尚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向柜台点单,举手投足间带着艺术家的不羁气质。

金珠的目光不经意间与男子相遇,两人都愣了一下。男子微笑着点头致意,金珠则迅速低下头,耳根微微泛红。

银珠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节,轻声问道:你认识他?

他是新来的舞蹈老师,朴基丰。金珠低声说,在文化中心教现代舞,我上周陪朋友去上课时见过一面。

朴基丰点完单后,大方地走向她们:郑金珠作家,真巧在这里遇到你。

金珠有些局促地站起来:朴老师,这是我东森银珠。银珠,这是朴基丰老师。

朴基丰热情地与银珠握手:您就是郑银珠医生?久仰大名!我凶朴基正经常提起您。

银珠惊讶地看着他:您是基正的东森?他从没提过您回国了。

我上周刚从纽约回来。朴基丰笑着解释,在那边学习现代舞五年,现在回国发展。

他转向金珠,目光真诚:郑作家,我读了您上周发表在《女性文艺》上的那篇散文,非常喜欢。特别是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思考,很有深度。

金珠惊讶地睁大眼睛:您看了那篇文章?

当然!朴基丰眼中闪着欣赏的光,我们舞蹈工作室的学员都在传阅。没想到今天能遇到作者本人。

银珠看着两人之间的互动,心中若有所悟。金珠退婚后一直封闭自己,朴基丰的出现或许是她重新向世界打开心扉的契机。

几天后,郑汉采约银珠在出版社见面,想听取她对新书大纲的意见。

我计划以三个家庭为线索,展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观念的碰撞。郑汉采向银珠展示详细的大纲,其中一个家庭以医生为主角,通过她的视角观察社会的变迁。

银珠认真阅读大纲,提出建议:阿爸,我觉得可以加强各个家庭之间的交集和互动。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纽带相互联系。

郑汉采若有所思地点头:有道理。比如,可以通过医院这个场景,让不同背景的人物产生交集。

不仅是医院,银珠补充道,学校、社区中心、文化场所等都是不同人群交流的场所。比如,金珠欧尼最近在文化中心学习写作,那里就有各行各业的人。

郑汉采敏锐地捕捉到银珠话中的信息:金珠开始写作了?

银珠微笑:她写了一篇很不错的短文,关于女性自我价值寻找的主题。她不好意思直接给您看,但我认为很有潜力。

郑汉采眼中闪过欣慰:太好了。经历退婚风波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父女俩就小说创作深入讨论了两个多小时。临走时,郑汉采突然说:银珠,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你,我可能早已放弃写作了。

银珠拥抱阿爸:阿爸,是您自己的坚持和才华让这一切成真。

周末,明元和李胜美来到银珠的公寓,讨论订婚仪式的细节。朴基正也在场,四人围坐在客厅里,气氛温馨。

我们想办一个简单的仪式,只邀请亲近的家人和朋友。明元握着胜美的手,幸福洋溢,松子阿嘎西和李阿加西也同意了。

朴基正微笑:需要我帮忙联系场地吗?我认识几个适合小型仪式的地方。

胜美轻声说道:谢谢基正欧巴,但我们已经选好地方了——就是我家经营的餐馆。那里对我们有特殊意义。

银珠会意地点头:是的,明元就是在那里向胜美求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