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大约二十分钟后到。”
“学者书房”是大学附近一家格调雅致的书店兼咖啡厅,以藏书丰富和氛围宁静着称。银珠到达时,朴基正已经坐在一个靠窗的僻静卡座里,面前放着一杯清水和几份厚厚的文件夹。他今天穿着简单的浅蓝色衬衫和深色西裤,没有打领带,少了几分检察官的威严,多了几分学者的清俊。
见到银珠,他立刻起身,微笑着为她拉开对面的椅子:“麻烦你特意跑一趟,郑银珠同学。”
“朴检察官太客气了,能提供帮助是我的荣幸。”银珠落座,点了一杯热牛奶咖啡,目光扫过他手边的卷宗,但恪守本分地没有多看。
朴基正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但声音压得很低,确保谈话内容不会外泄:“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正在调查一起涉及保健品虚假宣传和可能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案件。其中一位关键证人,是位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人。他在服用涉案保健品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急性水肿和呼吸困难入院。家属坚称是保健品的问题,但厂家辩称是患者自身疾病发展的结果。”
他打开一份文件,指向上面复杂的医学记录和症状描述:“关键在于,需要判断患者的急性症状,有多大可能性是由保健品中的某些成分(比如大剂量甘草提取物)引发的水钠潴留和低钾血症所诱发或加重,而非单纯的心衰自然进展。这直接关系到案件定性和赔偿责任。”
银珠听得非常仔细,眉头微微蹙起。这确实是一个典型的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难题。她接过朴基正递来的、已经隐去关键个人信息的症状记录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副本,仔细研读起来。
几分钟后,她抬起头,眼神专注而清澈:“朴检察官,从医学角度分析,这里有几个关键点。首先,大剂量甘草酸确实会导致明确的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引起水钠潴留、排钾增多,这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是极大的负荷,极易诱发急性心衰发作。其次,卷宗里记录的患者血钾水平在入院时显着偏低,而尿钠偏高,这符合甘草中毒的电解质变化特征……”
她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条分缕析地解释着病理生理机制,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同时引用了权威药理学教材上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分析。“因此,我认为,家属的指控有充分的医学合理性。 当然,最终认定需要更明确的证据链,比如保健品中甘草酸的确切含量、患者服用的具体剂量和时长等。但至少,不能如厂家所辩称的那样,简单地归因于疾病自然进程。”
朴基正凝神静听,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银珠都给予了清晰、有据的回答。他的眼神从最初的严肃,逐渐变得明亮,最后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非常精彩的分析,郑银珠同学。你的解释逻辑清晰,论据有力,一下子帮我厘清了这个医学关键点。这对我下一步的侦查方向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由衷地表示感谢,严谨的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您过奖了,我只是尽己所能。”银珠谦逊地笑了笑,端起咖啡抿了一口。
正事谈完,气氛轻松了些。朴基正收起卷宗,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开:“最近学业还是很忙吧?看你的气色还不错,但也要注意休息。”
“谢谢关心,还能应付。”银珠答道,犹豫了一下,还是顺着话题提醒了一句,“倒是朴检察官您,看起来似乎有些疲惫。处理这类经济相关的案件,压力想必不小。”
朴基正微微一怔,随即苦笑了一下,没有否认:“确实。这类案件往往牵扯甚广,证据链条复杂,而且……”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当下的经济大环境,让一些原本就存在的矛盾更容易激化,也催生了一些新的犯罪形态。感觉肩上的担子不轻。”
他没有透露任何案件细节,但话语中透露出信息,与银珠之前的判断不谋而合。银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风雨欲来,各行各业都难免受到影响。坚守岗位,依法办事,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朴基正深深看了银珠一眼,目光中带着探究和欣赏:“郑银珠同学,有时候我觉得,你看待问题的深度和远见,远超你的年龄。令人佩服。”这话语里已带上了一丝超越普通欣赏的情愫,但他很快克制住,转为朋友般的关切,“听说你家里……一切都好吗?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请不要客气。”
银珠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但她习惯了自己解决问题,也不愿轻易欠下人情,尤其是可能掺杂其他情感因素的人情。她礼貌而疏离地微笑:“谢谢朴检察官,家里一切都好,阿爸和我都有准备。”
朴基正何等敏锐,立刻察觉了银珠的界限感,从善如流地不再多问。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校园生活和最近的医学讲座,气氛融洽但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大约半小时后,银珠以还要去图书馆为由,起身告辞。朴基正坚持支付了咖啡费用,并再次郑重道谢。
离开“学者书房”,银珠走在回校的路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与朴基正的这次接触,让她感受到一种基于专业尊重和人格欣赏的舒适感。但她很清楚,现阶段,学业、家庭的经济安全、以及即将到来的风雨,才是她生活的重心。感情的事,顺其自然就好。
傍晚,银珠回到自己的公寓,刚准备简单做点晚餐,书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是郑汉采打来的。
“银珠啊,”郑汉采的声音透着一种疲惫,但更明显的是一种做出决定后的沉稳,“今天下午,我和你欧妈……谈过了。”
银珠的心微微一紧,握紧了话筒:“阿爸……”
“我没同意换房子。”郑汉采直截了当地说,语气没有任何犹豫,“我用了你分析的几条理由,也结合了我从出版社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我说,现在局势不明朗,家里需要留足现金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期,盲目进行大额消费是不理智的。”
“欧妈她……反应很大吧?”银珠能想象到欧妈失望甚至愤怒的样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郑汉采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嗯,闹了一阵脾气。说我胆小、不顾家、不体谅她跟着我受了这么多苦,现在好不容易有点起色还不让她享福……老生常谈了。”他的语气里带着无奈,但并没有动摇,“不过,这次我很坚持。我告诉她,这个家不止有她,还有你和明元的前程,有我们这个家的安稳。我不能冒这个险。”
银珠能感受到阿爸话语下的决心和压力,心中涌起阵阵酸涩与感动交织的情绪:“阿爸,让您为难了。”
“没什么为难的。”郑汉采的声音坚定起来,“我是家长,这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银珠,你不用担心家里,阿爸心里有数。你欧妈那边,过几天等她气消了些,我再慢慢跟她讲道理。你安心学习,家里的事,有阿爸。”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了作为一家之主和父亲的担当。
“嗯,我相信阿爸。”银珠的声音有些哽咽。她知道,阿爸这场“战斗”,是为了守护这个家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微弱稳定,也是为了保护她和明元未来的可能性。
挂掉电话,银珠走到窗边,夜幕已经降临,汉城的灯火次第亮起。阿爸顶住了压力,做出了艰难却正确的决定。这不仅仅是拒绝一次冲动的消费,更是家庭权力格局的一次微妙转变,是理性开始压制浮躁的标志。这让银珠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更多了一份坚实的信心。
然而,就在银珠准备继续复习功课的时候,书桌上的小型收音机(她用来听新闻的)里,晚间新闻播报员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语播报着一则突发消息:
“最新消息!据外电报道,东南亚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泰铢暴跌引发连锁反应……国际炒家开始瞄准国内金融市场……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韩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
银珠拿着笔的手,骤然握紧。虽然早有预料,但风暴来临的速度和强度,似乎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走到墙上的日历前。日期被红笔圈出,旁边是她纤细却有力的笔迹标注的四个字:山雨已至。
(第一百零六章 完)